翻小说 > 一人持枪,万世名 > 第492章 圣旨道,世子又入京

第492章 圣旨道,世子又入京

    京师的旨意,来到了北境大梁城。

    圣谕煌煌,内容却让接到消息的北境文武心头一紧。

    令魏王妃赵氏留守北境,统御文武。

    其幼子返回京师,理由有二:一为正式册封世子,以定北境名分;

    二为……让这孩子最后探望病重难起、已是弥留之际的皇帝外祖父。

    这封措辞委婉却含义深长的圣旨给出两个重大信息,一是明确了魏王妃赵氏的责权,给予了名义。

    二,则是透露了皇帝的身体状况。

    能再次迎接圣旨的,皆是北境真正心腹,利益相关者。

    魏王妃赵宸宁身着素服,怀抱尚在襁褓中的幼子,于王府正殿前迎接圣旨。

    令人惊异的是,在这段失去主心骨的艰难时日里。

    北境并未陷入预料中的混乱,反而在极短时间内恢复了令人侧目的稳定。

    其中最大的功臣,当属台上那位看似柔弱,刚刚生产完毕,脸色还带着几分虚白的王妃娘娘。

    谁也未曾料到,这位平日里温婉娴静,在上林学宫以才情著称的女夫子。

    在丈夫失踪,兄长罹难的双重打击下,竟能爆发出如此惊人的政治手腕与铁血意志。

    最令人瞩目,也最让北境上下为之震慑的一事,发生在她产后不过几日之内。

    一位自恃辈分极高,乃是武忠王亲弟,论起来是现魏王林渊叔公的林家族老。

    自认时机已到,暗中串联,陈计散播“主少国疑”、“当立长君”的言论。

    试图将自己那位在族中颇有贤名的中年儿子,推上经统府代理之席,以图王位。

    风声才刚刚漏出一点,未及形成气候,卧榻上休养的宸宁得知,就强撑虚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调动依旧效忠于王府的亲军,直接将那位老侯爷及其核心党羽拿下。

    没有审问,没有囚禁,没有剥夺爵位的缓冲,直接以谋逆大罪为名,当庭处死!

    等人头落地,血溅王府阶前时,林氏其他族人还未反应过来丝毫。

    这位,两辈飞升王爷的长辈,就这般被她以最决绝的方式清除。

    此举如同在北境上空炸响一道惊雷,彻底镇住了所有怀有异心或尚在观望的文武官员。

    私底下,人们给这位骤然展现铁腕的王妃,悄悄取了个名号——朔妃。

    意思是在失去丈夫之后,她那颗曾经温软的心,已变得和北境朔风一样冰冷坚硬了。

    ……

    此刻,京师皇帝分离母子的旨意,如同在平静湖面投入巨石。

    在王府正殿中激起一阵难以抑制的低声躁动。

    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投向前方那道纤细的背影。

    正前方,被特旨免跪的魏王妃,宸宁公主背对着众人,在听到——最后探望病危的皇帝外祖父,一句,身形一晃,脸色刷地一下变得惨白如纸。

    丈夫走了,哥哥离开了,母亲早些年便已薨逝,如今……连父亲也到了弥留之际……

    接连的打击好似要抽空宸宁所有力气。

    手持圣旨的御书房总管太监曹国忠,见状心中一紧,赶忙上前半步,做出搀扶的姿态。

    但他手刚伸出。

    宸宁就自己稳住了身形,指尖嵌入胳膊,脸色也依旧惨白,但那纤细脊背却重新挺直。

    宸宁不会,也不能在臣属面前显露过多的脆弱。

    曹国忠长长暗叹了口气。

    心道这个理由还真是好啊。

    陛下此举以“病危探视”为由召年幼的外孙入京,实在是无奈之下最高明的一步棋了。

    若直言为继承大统做准备,在这风声鹤唳的北境、京师内外。

    恐怕立刻就会激起千层巨浪,引发难以预料的变故。

    以此亲情为遮掩,或能平稳过渡。

    他不能过多置喙陛下的决定。

    但看着眼前这位命运多舛的公主殿下,还是忍不住借着宣读圣旨后的寂静,用仅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悄悄说道:

    “殿下,您放心,这绝对是大好事,也许要不了多久,您就会明白了;圣旨里令上林大祭酒亲自护送世子殿下归返京师,安全无虞,您先耐心等着。”

    宸宁缓缓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了曹国忠一眼。

    她父皇身边最亲近的内侍,眼神中带起一丝宽慰与暗示。

    宸宁万千思绪、担忧、不舍在心头翻滚。

    可最终,所有的情绪都化为一声符合身份的回应:

    “臣,领旨。”

    ……

    与此同时,与景京相隔数万里的成契帝都,千星城。

    神火大将在夜色中悄然回归。

    来到皇宫,御书房中。

    帝流已死,他失去了最理想的扶持对象,权衡利弊之下,只能选择扶持自己那尚在襁褓的侄孙。

    也是如今名正言顺的成契新帝。

    “大将军何时回来的?”南盏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

    她的气息比之前更加深沉内敛,同样经历连番变故后,修为又有所精进。

    神火大将没有回头,“刚至,回来交代你一些事,便又要走。”

    南盏沉默片刻,问道:“大将军,有何教我?”

    神火大将转头看她,“和谈。”

    “什么?”

    “与景朝和谈。”

    南盏愕然,沉默一会儿。

    “不要以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要轻举妄动。”神火大将转过身,目光深邃。

    “景朝的魏王飞升,北境无主;太子战死,储位空悬;景朝这座国家正处在崩溃的边缘,但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谨慎。”

    “历史上多少次都是这样的情况,他们居然都能起死回生。”

    他走到栏杆前,望着远方景朝的方向:“景朝皇祖也要走了。”

    “一只受伤的猛兽才是最危险的。”

    “若我们现在进攻,只会让景朝上下同仇敌忾,反而会促使他们团结起来。”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一切静待天上的局势结束,天上一日不宁,天下就无法独善其身,唯有彻底铲除那些人族飞升修士,我们妖族的方能真正占领天上天下。”

    南盏若有所思:“那大将军的意思是?”

    “可以送归此前扣押的景朝使团成员,以此作为和谈的筹码。”

    南盏道:“他们会愿意吗。”

    神火大将语气意味深长:“他们会愿意的,而我们,有时候退一步,反而能获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