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实习生的“独当一面”(第1/2页)
暴雨是后半夜泼下来的。狂风卷着雨珠砸在公益基金办公室的玻璃窗上,“噼里啪啦”响了半宿,小林趴在桌上改“校园基地维护计划”,直到天快亮才眯了会儿,梦里都是菜苗被雨水冲倒的画面——没想到,这梦竟成了真。
“小林哥!不好了!”上午九点,实习生小宋抱着电话冲进办公室,声音发颤,“李家庄小学和王家村小学的基地,灌溉管全被暴雨冲坏了!王校长说,菜苗都蔫了,土都裂了缝,再没水浇,这季的菜就全毁了!”
小林手里的笔“啪”地掉在纸上,墨水晕开一小片黑。他抓起手机就回拨王校长的电话,听筒里传来的声音满是焦急:“小林啊,你快想想办法!孩子们昨天还来基地看番茄苗,说等红了要送爷爷奶奶,现在这样……”
小林深吸一口气,指尖在桌角的“应急联络表”上敲了敲——这是他跟着林舟跑项目时,林舟特意让他抄的,红笔标着施工队、合作社、仓库的紧急电话。“王校长您别急,我现在就联系施工队,半小时内到李家庄,王家村那边我让同事先过去,保证今天把灌溉管修好!”
挂了电话,他转身对围过来的三个新实习生说:“小宋,你联系王家村小学的张校长,确认灌溉管损坏的具体位置;小周,查一下最近的五金店有没有4分管的配件;小吴,把仓库的备用工具搬上车——记住,扳手、胶带、卷尺都带齐,别落下。”
三个实习生刚入职不到一个月,平时跟着小林打杂,这会儿慌得手忙脚乱,小周翻通讯录时手都在抖:“小林哥,林总不在,咱们能行吗?要不要给林总打个电话?”
小林往背包里塞了瓶矿泉水,又抓了两包饼干——他知道乡下抢修耗时间,怕大家饿。“林总去外地谈合作了,昨天走之前说‘基地的事你们盯着,能自己解决的别麻烦团队’。”他想起林舟说这话时的眼神,带着信任,“咱们先上,真解决不了再跟林总说。”
施工队的老张接到电话时,正在给自家玉米地排水,听说是公益基地的事,立刻答应:“我带两个师傅,二十分钟到李家庄小学门口汇合。”
半小时后,小林的车停在李家庄小学门口。暴雨过后的校园满是泥泞,操场上的积水还没退,基地的“种植展示墙”下,番茄苗蔫头耷脑地垂着,叶子卷成了筒,土缝裂得能塞进指甲。王大爷蹲在墙根下,手里拨弄着一棵快枯的生菜,叹了口气:“这雨下得太狠了,把地下的灌溉管冲断了,挖开看,断了三米多,接头也崩了。”
老张带着师傅们挖开泥土,黑色的灌溉管断口参差不齐,师傅捏着断口皱眉:“这管是PE材质的,得用专用接头,附近五金店肯定没有,得去市区买。”
小宋跑过来,脸色发白:“小林哥,附近的五金店都问过了,别说接头,连同款的管子都没有,说要等三天才能调货。”
三个新实习生瞬间慌了:“那怎么办?等三天,菜苗早死了!”小吴急得直跺脚,昨天他还帮孩子们给番茄苗浇过水,孩子们说“等结果了给你留最大的”。
小林蹲在断管旁,手指摸着冰冷的管壁,脑子里飞快地转——之前张总监检查仓库时,说过“备用物资里有一批软管,能临时接灌溉管,就是得自己裁长度”。他猛地站起来:“我回市区拉备用软管!老张师傅,你们先把断管清理干净,量好需要的长度,我回来咱们立刻接!”
“市区来回得四小时,天黑前能赶回来吗?”老张问,看了眼天,乌云还没散,怕傍晚再下雨。
“能!”小林把车钥匙攥紧,“小宋,你留在李家庄,帮老张师傅搭把手;小周、小吴,你们去王家村,先帮张校长清理基地的积水,我拉完软管就过去。”
车子驶出村口时,车轮溅起的泥水甩了半米高。乡间的土路被暴雨冲得坑坑洼洼,车子颠得厉害,小林握着方向盘,眼睛盯着前方——他怕耽误时间,连油门都不敢松,路过镇上的小卖部,才想起没给孩子们带点东西,又急急忙忙买了几袋糖果,塞在副驾驶座上。
仓库在市区郊区,管理员老王听说他要拿备用软管,赶紧开门:“这软管是之前林总特意订的,抗冻又抗晒,你要多少?”
“十五米!再给我几个快速接头!”小林扛起软管往车上搬,汗水很快浸湿了后背的T恤——软管沉得很,他一个人搬了三趟,才全塞进后备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二章实习生的“独当一面”(第2/2页)
往回赶时,天已经擦黑了。小林打开车灯,光柱刺破暮色,路上的车辆渐渐多了起来,他不敢开太快,只能握着方向盘,心里默念“快点,再快点”。路过李家庄村口时,他看见小宋和王大爷站在路边等,手里还举着个手电筒,光晃了晃,像个小小的灯塔。
“小林哥,你可回来了!”小宋跑过来,帮他卸软管。老张师傅已经量好了长度,见软管送来,立刻招呼师傅们接管子:“先把断口削平,再套上软管,用卡箍卡紧,保证不漏水!”
小林没歇着,蹲在旁边帮忙递工具,手指被管壁划破了个小口子,渗出血珠,他也没在意,只盯着师傅们接管子。孩子们放学了,围在基地旁边,睁着大眼睛看:“小林哥,菜苗能救活吗?”
“能!”小林笑着摸了摸一个小男孩的头,把买的糖果分给他们,“等管子接好,浇了水,菜苗就会站起来了,还会结红红的番茄。”
天黑透的时候,灌溉管终于接好了。老张师傅打开阀门,清水顺着软管流进基地的花盆里,蔫了的生菜苗慢慢舒展开叶子,孩子们欢呼起来:“活了!菜苗活了!”
王大爷看着水流,拍了拍小林的肩膀:“小林,你这孩子,比城里的小伙子靠谱多了!”
小林刚想喘口气,又想起王家村的基地,赶紧给小周打电话:“王家村的积水清理完了吗?我现在过去接管子。”
等他帮王家村也修好灌溉管,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张校长留他们吃饭,煮了锅红薯粥,就着咸菜,小林却觉得比什么都香——三个新实习生也没喊累,坐在桌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今天的事,眼里满是成就感。
第二天早上,小林刚到办公室,就看见林舟坐在他的工位旁。“小林,你怎么不打电话问我?”林舟的语气里没有责备,反而带着点好奇。
小林递上手里的维护报告,报告上详细写了抢修的过程、用掉的物资、后续的菜苗补种计划,还附了两张基地的照片——菜苗已经浇了水,精神多了。“您说过,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不麻烦团队。”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还和云南的老周合作社订了新的菜苗,今天下午就到,补在枯死的花盆里,不影响孩子们的劳动课。”
林舟看着报告,手指在“应急方案”那页停了停——上面不仅写了这次的抢修步骤,还列了未来的预防措施,比如给灌溉管加防护套、定期检查接口。他抬头看向小林,这个去年刚毕业的实习生,刚来时连报表都做不利索,现在却能独当一面应对紧急情况,眼里的欣慰藏都藏不住。
“做得好。”林舟把报告放在桌上,从抽屉里拿出一份任命书,“从今天起,‘校园基地维护项目’全权交给你负责,薪资给你涨一级。”
小林愣了愣,接过任命书,指尖有些发颤——他想起刚入职时,林舟带他去李家庄小学,说“公益不是做表面功夫,是要把每一件小事做好,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受益”。现在,他终于能接过这份责任了。
“谢谢林总!”小林的声音有些激动。
林舟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望向窗外——办公室楼下,三个新实习生正围着小宋,听他说昨天抢修的事,眼里满是崇拜。“公司的未来,公益的未来,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他说,声音里满是期许。
下午,老周合作社的菜苗送到了。小林带着三个实习生去基地补种,孩子们围在旁边,帮着递菜苗、浇水。阳光洒在“种植展示墙”上,爬山虎的叶子绿得发亮,新栽的番茄苗立在花盆里,像一个个小小的希望。
小林蹲在地里,帮一个小女孩扶正菜苗,女孩笑着说:“小林哥,等番茄红了,我第一个送给你!”
他抬头看向远处的田野,风吹过玉米地,泛起金色的波浪。心里突然很踏实——原来“独当一面”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一次次解决问题中成长,是把林舟教的道理记在心里,是把孩子们的期待放在心上,是让公益的种子,在自己手里继续发芽、生长。
就像这新栽的番茄苗,只要用心呵护,总会结出甜甜的果实;只要年轻人愿意接过责任,公益的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