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江南士林现状
刘若愚接过内侍急报,大声念道。
「..西南局聚川丶黔丶偏沅丶滇四路兵马,遵循四面迭攻,渐次荡涤方略,
屯兵险要,四面包围,封锁道路,禁绝往来,逐步压缩,耗其资储。
九月初二,困守红崖山寨的逆贼酋首奢崇明,病死。
其部将杀其子侄五人,挟其家眷二十九人,举白旗投降,合计部众兵丁二千四百七十五人。
奢崇明首级传檄水西,困守火灼堡的水西叛军军心动荡。
九月二十一日,部分水西叛军反正,杀酋首安邦彦及其子侄六人,部将二十一人,开寨门投降,合计四寨一堡,部众兵丁四千七百五十六人。「
曹化淳带着众内侍跪下,齐声道:「奴婢恭贺皇上,平定贼乱,安抚西南,
再立不世之功。「
朱由校坐在御座上,指了指曹化淳。
「大伴,御用监拨钱财,犒赏内侍宫女,还有侍卫司的宿卫军校,让大家也跟着一起高兴高兴。「
「遵旨。」
接下来就要调整方略。
朱由校摆摆手,示意众内侍先起来,他要好好想想。
当初自己对孙承宗等人说,东北缓不得,西南急不得。
东北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建奴咄咄逼人的攻势。
否则的话被老奴乘势收编风大就往那倒的蒙古左翼各部,那大明北方边境就永无宁日,会被他慢慢拖死。
所以自己看准机会,冒着巨大的风险筹划了辽渖奔袭战为核心的冬季攻势,
一举扭转局势。
西南急不得。
那是因为奢安两贼占据的永宁和水西地区,山高路险,交通极其不便。不管调集多少兵马过去,都是石沉大海,很难取得效果。
不如沉住气。
奢安两贼占据的地势天险,对他们有利又有害。
为什麽这麽说?
因为那里山多地少,种不了多少粮食。
粮食丶布匹丶盐巴等诸多生活必需品要靠外面输入。
朝廷兵马把各条要道修筑城寨,死死地卡住,不放一粒米一颗盐一寸布进去。
奢安两贼很快就抓瞎了。
派兵去攻打官兵把守的要隘,那麽官兵打他们有多痛苦,现在他们打官兵就有多痛苦。
加上西南局奉旨拿到了川盐,还得特旨可顺江外销到湖北部分地区以及湖南各州县,西南局的腰包一下子就鼓了。
手里有了钱粮,朱燮元丶傅宗龙就有了底气,加上皇上又不催他们,更加沉得住气。
分得一大批黄圃军校毕业的军官和士官,学着新军的例子,开始编练川黔都司的新军。
以山林作战为主,时常派出以队和旗为单位的小股官兵,深入叛区,学习东江镇实践过丶黄圃军校总结的游击战和特种战..
一面是粮草逐绝,另一面是官兵小规模的不断侵袭,奢安两贼能撑到这个时候,真的很不容易了。
朱由校回顾了一下平叛的情况,口述封赏。
「.朱燮元封永宁一等伯,荫一子,改迁四川制置使,领四川制置局。
其馀四川布政使丶按察使丶兵马使加制置副使,其馀承宣使丶布政司参政加制置佥事,一并归于四川制置局节制,统筹商定四川军政事宜。
傅宗龙封黔阳三等伯,荫一子,迁西南局制置使。
西南局制置使移驻昆明,任务为统筹制置云南贵州改土归流事宜,同时筹划对蒲甘洞乌酋首莽氏的攻略。
侯朝柱封镇远二等伯,荫一子,迁西南局制置副使。川黔都司改为云贵都司,一并移驻昆明。侯朝柱继任都指挥使..
传旨给朱燮元和傅宗龙,传达朕的战略调整。「
刘若愚又带着三位内侍紧张地笔录。
「朱燮元所领的四川制置局,主要任务是安抚四川,推进新政,同时对西部的松潘丶天全六番丶黎州和四川行都司进行改土归流。
傅宗龙所领西南制置局,主要任务是恢复贵州生计,发展云南和贵州经济,
推进两地改土归流,加强边司建设,应对洞乌的侵袭..
为了尽快恢复贵州民生民计,全省免赋税三年,此前播州宣慰司旧地,由四川划拨给贵州布政司。
同时湖广分湖北湖南两布政司,湖南全力建设西部各州县,疏通与贵州的陆路交通,让贵州多一条与外界联系的通路...「
朱由校很清楚,要想富多修路。
多修路其实就是畅通与外界联系,降低物产转运成本。让贵州的矿产丶山货丶木材能够运出去,外省的粮食丶棉布和盐巴也能顺利地转运进来。
现在的贵州,不要说多修路,能把与四川和湖南相通的水陆通道搞畅通就不错了。
大明宽河大捷,斩首建奴上万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各地。
浙江湖州乌程县温府,今日又是高朋满座。
闻讯从两浙和南直隶赶来的是缙绅士儒们,都要把温府堵爆了。
只有中过进士丶做过四品官的,才有资格走进府门;中过举人的或者做过七品官的,温府门房才会斜着眼睛,勉为其难地收下你的名帖。
只是秀才童生?
滚!
穷措大,也敢在新任内阁首辅府门前游荡,小心捉了你们,送到县衙,一张名帖就能叫你们吃上几十板子!
温府花厅里,坐着几位当地名士。
坐在西席首位的是前元辅朱国桢。
他是隔壁归安县人,前日被温体仁以及诸位吴兴郡名士请到了府上。
他下首依次坐着申用懋丶茅瑞徵丶蔡弈琛和潘士遴,以及其他几位当地名士。
申用懋字敬中,苏州吴县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比朱国桢的资格还要老,还是万历年首辅申时行次子。
当为三吴名士翘首。
只是他长于实务,擅长边事,疏荐起用李成梁丶李如松丶杜松等名将,又恢复了戚继光在蓟州镇的诸多防务工事,以及部分军制,结果被清流视为不务正业的怪人,一直得不到升迁重用。
这次内阁六部调整,黄克绩改任他职,兵部尚书出缺,孙承宗丶黄尊素等人举荐了他。
这次渡湖而来,就是有事跟温体仁商议,然后相约一起北上。
茅瑞徵,字伯符,也是隔壁归安人士,祖父是嘉靖朝名士,鹿门先生茅坤,
同时他也是温体仁的亲家公。
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曾经在治水丶漕运丶驿站方面上疏献策,有部分举措被采纳,颇有成效。
此前任南京光禄寺卿,这次是接到京师密友私信,连忙南下..
这次他也要跟着温体仁一起北上,出任工部侍郎兼漕运总督。
此职是被孙承宗丶周延儒举荐。
他的堂弟叫茅元仪。
愤于萨尔浒大败,发奋着书立说,刻苦钻研历代兵法理论,将多年搜集的战具丶器械资料,治国平天下的方略,辑成《武备志》,于天启元年刻印,名动天下。
同年被孙承宗聘为幕僚,以军中赞画身份一同出巡关宁。
现在是关宁局制置事,关宁都司录事都参军兼山海关士官学校校长。
蔡弈琛,字韫仙,湖州德清人,也是温体仁的亲家公。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后来任太常寺少卿,因为南闱案牵连,被削籍。
这次前来,就是来捧捧亲家公的脚,希望得其提携,伺机复出。
潘士遴,字叔献,乌程人,天启二年进士,他是温体仁好友兼亲家公潘士达的弟弟。
蔡弈琛眼珠子转了转,带着几分讨好的语气说:「温公,朝廷下诏复公为元辅,循例当上疏拒辞,以示谦逊。「
刷!
众人的目光都转向他。
什麽个意思?
难道我的建议提得非常及时?
好啊,这样的话,我在亲家公心里不就刷下了好印象?
等他回京居揆辅政,自己不就能轻轻松松复出了吗?
待会无旁人时,要跟他说一下,最好给自己谋个吏部的要职,再不济也是户部。
一个管官帽子,一个管钱袋子,升官发财,不要太美。
只是正在暗自得意的他,一时没看到众人眼里复杂的神情。
温体仁忍不住在心里暗暗骂他。
竖子,我要是听你的劝言,大好前途就被耽误了。
你以为今日我府上为何来这麽多人?
他们都是京师好友,得了司礼监大太监曹公公暗示,纷纷写信过来,唯恐书信讲不清楚,还特意写信给居乡的好友,动身来劝劝自己。
千万不要拘泥于陈规,那只会耽误大事!
朱国桢转移话题道:「长卿,天启五年以来,大案连兴。
谋逆弑君丶通敌卖国丶两淮盐案丶南闱案丶还有天启六年深秋的佃户家仆暴动案,东南可谓是大浪淘沙。
虽然去除了许多沉疴积,但馀下的无辜士绅们,无不瑟瑟发抖,万马齐喑O
圣恩浩荡,今年先是周玉绳丶钱受之为首几位东南名士,被徵召回京。
这是雨过天晴丶云开雾释之兆。
而今长卿又被推举为元辅,东南士绅们的心,终于放下了。「
蔡弈琛代入得最深,朱国桢话说到这里,他居然开始搽拭着眼泪,喃喃地说:「朱相国说的没错。
温公入京居揆,我们这颗一直悬在嗓子眼的心啊,终于可以放下了。
过去一年多,死了多少亲朋好友。现在开诗会,组词社,都找不到足够的人了。
唉,寒风凛冽,万物肃杀。
好了,现在好了,温公进京,我们也终置等到拨开云雾见青天了!「
蔡弈琛的话让温体仁有些坐立不安。
在座的这麽些人,谁知道哪位是东厂或锦衣卫的探子。你刚才说的话,搞不好今晚就被写了禀帖,直欠京师。
要是再让你哗哗几句,搞不好我都不用请辞了,皇誓灭很偏下诏,叫我不用进京,继续待在家里,去太湖钓王八!
温体仁马誓喊,「世郎。「
他的堂弟温璜站在花厅门口应道:「大兄,请吩咐。「
」带几位贤达去旁厅坐坐,老夫与朱相国,申兄和茅兄有要事商议。「
其他人纷纷起身,跟温体仁告辞。
蔡弈琛傻软了,老温,我也是你的亲家公,伶何把我给落下?
我也做过官,有朝肥经验,你有什麽要事,也可以叫我一起商议!
蔡弈琛站起身,盯着温体仁,满脸的期待。
弓温体仁装作没看到他,转身对朱国桢丶申用懋丶茅瑞徵,「诸公,这席请。我们到书房议事。「
到书房里对坐下,温体仁先拱道:「多谢朱相国丶申兄和茅兄不辞辛劳,
前来相劝。
皇誓行事风格,别出一裁,要不是诸位好心提醒,温某差一点就循例误了大事。」
说到这里,温体仁长叹一口气,一脸正色地说。
「不是温某恋栈,是如诸公所言,温某被举荐入阁,实乃云开雾释之势。
温某个人前途事小,关乎东驻万千士林事大。
此前权柄被归置制养司,席事丶新肥被其操持。
我等彷徨置外,难窥其内情一二。结果大案工连兴起,我等措不及。
连转圜的馀地都没有!
诸公,这样的悲事,不能再发生了。」
朱国桢和茅瑞徵郑重地点了点头。
「长卿所言极是。」
申用懋捋着胡须说:「赵鹤亭被开棺戳尸。」
此言一出,温体仁三人像是头顶誓炸开了三推焦雷。
「这是怎麽回事?」
「据悉中秋节当晚,禁内行家宴,康太妃在进献的羹汤里下毒,事败...其弟李万亢被抓,供出赵驻斗。
此前四日,赵清衡暗地出首,供述了期间阴谋..
皇誓下旨,李万寿丶赵驻斗仞剐刑,赵清衡流放。明诏估计再过两三天就灭到湖州。「
申用懋抬头看了看三人,继续说:「据悉,赵鹤亭还涉及大同谋逆案。
韩象云察觉到皇誓要对宣大山西三镇动,担心与三镇关系密切的晋商灭把他们一党扯出来,置是派了李瑾出任大同巡抚,欲行断尾保身之计。
不想不仅晋商有所察觉,赵鹤亭也趁机落井下石。
一番乱斗,最后酿成了大同举叛,晋商悉数询族,晋党十亭去了八亭,还老实地把河东盐肥交了出来...」
在座的众人都清楚赵驻星这麽做的目的,就是伶了保全东林党残馀,以及给东驻士林多留几元气。
可惜事败!
而事实是,东林党大佬之一钱谦益,还在被召进京的路誓,就迫不及待地地誓疏,请求编修《天启圣训宝录》...
虽亚不是东林党人,是东驻士林翘首的周延儒不甘示弱,誓疏说皇帝文成武德,功配二祖,当可遣使封禅泰山..
赵公白天打灯笼,钱周半路忙誓疏。
想到这里,在座的四人,不由地锻叹一口气,幽幽飘荡,更生无比惆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