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同我仰春 > 第一八三章 三立来信

第一八三章 三立来信

    绍绪七年,六月十八日,大青城。

    李仁和李信的动作速度是非常快的。

    大青城内林氏商铺已经开业,李云苏日日关心哪些商品更受这里欢迎,她发现除了丝绸丶铁器外,居然那些番货可能因为少见,基本被抢售一空,比如玻璃和香料。

    购买玻璃的多为北狄贵族,有些贵族甚至和李信约定,预付定金,再有玻璃运来,直接送至府上。而香料中,北狄人最喜欢的是胡椒和丁香。李云苏想来也是,北狄人食牛羊肉,胡椒丶丁香都可以压制膻味,深受欢迎。而这些香料又轻又好运,和茶叶一样,是最佳的商品了。而北狄贫者最喜铁器丶针线,多以羊皮置换。

    李仁的信息联络已经覆盖到了北狄,如今云苏和京中李义书信往来,已经快了很多。李义告知已然拜访襄城伯府,只等永昌伯回京。而此时,三立书院给裴世宪的信也到了大青城。裴世宪读完信后,面色凝重地递给了李云苏。

    李云苏看着裴世宪递来的信,并没有直接去接,只拿眼看他。裴世宪道:「祖父来信,我不愿瞒你。」

    于是,她才伸手接来,细细去读,果然如她所料,这位前朝次辅一如既往。一边欣然接受了李云苏资助三立在湖广丶四川开分院之提议,一边要求裴世宪对她继续虚与委蛇,对于王存继续留太仆寺卿事,不予承诺。于是,李云苏便知道了裴世宪为何面色如此凝重。

    李云苏偏着头,给裴世宪倒了一盏茶,道:「你的祖父一直如此,我不介怀,你亦不必。不过,你祖父已经长进了,没有再叮嘱你,纳我为妾了。」李云苏调侃了一下裴世宪,果然看到裴世宪脸红了,想张口解释。

    云苏把茶推给了他,继续道:「王存事,我已告知京中李义,他会运筹。只是如此,你祖父便不能如愿,恐怕你会被他责备。」这时,李云苏看着裴世宪的眼睛,道:「既然我已经做了承诺,湖广和四川的三立当建则建。不过,我们便插手江南和两广,让河东和江南继续势均力敌,你看可好?」

    裴世宪苦苦一笑道:「祖父最大之失,便是看低了你。湖广丶四川之三立,祖父恐无精力自己前往,我可前去做前期筹谋,同时安插人手,不能让你如此损失。至于江南和两广,我意甚好!如此四方都建,亦是另一股风潮。」

    「你这样为我想,真是难为你了。」李云苏道。

    裴世宪看着她,没有说话,只是想着李云苏前面话中说的「王存事,我已告知京中李义,他会运筹」那一句话,只怕李云苏告知的并不是李义,而是邓修翼吧。裴世宪叹了一口气。

    李云苏听到了他的叹气,只抬头笑笑,然后继续去写着她的章程。

    一盏茶后,李信进来,便看到两人各自默默地对坐写着东西,这个气氛和前两天不太一样。李信仔细看了裴世宪的脸,面色不好。再看自家小姐,尚可。

    「咳!」李信轻咳了一下,李云苏抬头,「小姐,有个消息。」

    「坐。」

    李信坐下道:「恐怕要打仗了。」

    李云苏放下手中的笔,「你如何知道?」

    「今日收马时,听牧民说的。」

    这时,李仁和马驫也来了。两人进门看到李信已经在了,而他的表情略有得意,两人便知道,李信定是来报同样的事。

    李云苏看着李仁问:「打哪里知道吗?」

    「可能宣化。」

    「宣化?为什麽总是打宣化?绍绪四年也是打宣化,这次又是。」李云苏问。

    「我怀疑,大同有良国公府的秦焘守着威名赫赫,而宣化总兵张弼籍籍无名。」李仁道。

    「张弼是什麽人?」

    「其祖父是汉中卫百户,其本人袭职百户,因战功累积宣府总兵。」马驫道。

    「那还是能打仗的。」李云苏点了点。

    「但是,任总兵打北狄,恐怕还是第一次。」

    「他是谁的人?」

    「镇北侯曾达。」

    李云苏突然想起来,自己的外祖父林时,便是在汉中卫治下的褒城驿被杀的,所以这个汉中卫和镇北侯关系匪浅。

    「小姐,我们如今怎麽办?」李仁问。

    李云苏没有回答李仁的问题,而是继续追问:「北狄为何要打仗?」

    「他们要开边贸。」

    「那朝廷为何不愿意开?」

    「华夷秩序,防间渗透,还有前朝之鉴,恐养寇而自衰。」

    李云苏撇了撇嘴,没有说话。

    马驫问:「不传信京中予以警示?」

    「传给谁?永昌伯在开封。我们传给谁?邓修翼?还是二舅伯?然后让他们被人质问如何知晓?还是传给三立,进而传给袁罡?他们会信吗?」

    「若传给良国公府呢?」

    「秦业倒是会信,只是他会说吗?我觉得他不会。驫叔,我们可是朝廷通缉的要犯。在朝廷眼中,我们和北狄人又有何异?」李云苏道。

    「那我们就眼睁睁看大庆被北狄打?」马驫问。

    「其实,无论大庆还是北狄,哪边赢,对我们都有利。北狄赢,大庆缺马。大庆赢,北狄缺粮。打仗对我们是最有利的。」李云苏黯然道。

    「这倒是,我支持」,李信笑嘻嘻道,「只是小姐心里不好受。」

    「传信给邓修翼吧,让他想办法把曾达弄过来打这仗。一来如此,大庆有可能会赢。二来,如果大庆不赢,我们兴许可以浑水摸鱼杀曾达。」李云苏深深吸一口气道。

    「苏苏,可以不用冒险传给邓修翼,」裴世宪终于插进了话,「只要襄城伯没人来,那就必是曾达来。因为忠勇侯没打过北狄,永昌伯又不在京,良国公在守大同。与其传信给邓修翼,不如传信李义,提醒襄城伯府躲一躲,以免再出绍绪四年事。」

    「对!你说的对!」李云苏心情好了点,「既然不可控,不如保护自己人。」

    李云苏快速抓起笔,给李义写信。而这时,裴世宪也拿过信纸写了一封信。李仁走时,带走了两封信,裴世宪那封是写给他的同窗好友范谦的,他已经开始为书院事进行谋划了。

    「驫叔!」李云苏喊住了马驫。

    「小姐,还有何吩咐?」

    「驫叔,你这两日别出府了,尤其别和那个宝音图往来了,以免他怀疑我们刺探军情。」

    马驫先一愣,随后笑道:「小姐放心,我不会露出来的。您说的,我知道了。我也会收束好其他人。」李云苏点了点头,马驫走了。

    李信向李云苏拱手也告辞了,走的时候拍了一下裴世宪,道:「裴公子,我找你说句话。」

    裴世宪看了李云苏一眼,见她没有反应,便跟着李信出来。

    「裴公子啊,你怎麽又不顺利了?」李信笑嘻嘻地问。

    「信哥,你又打趣某。」裴世宪颓然道。

    「不是打趣你,而是看你着急。」李信道,「小姐主意大,你担待。不过,你也别只担待。你主动点呀。」

    「我敬她,怎能冒犯?」

    「啧啧,你这人啊,书读太多了。让你主动,又不是那个意思。上次买衣服,不是挺好。小姐毕竟还是女孩子,总是爱美爱玩的。再说了,小姐那么小,总在事务中,是不是也不好?」李信说着,拍了拍裴世宪的肩道:「你自己再琢磨琢磨吧。」说完,李信便走了,留裴世宪一个人在原地。

    此后三丶四日,李云苏近来总觉府中少了些什麽。但是外面的局势果然如他们所料,北狄各个部落都集结起来。李仁汇报北狄动向时语气凝重,马驫按她吩咐减少了与宝音图的往来,连李信每次来报帐都是行色匆匆,唯独裴世宪的身影,竟成了最模糊的那一个。他不再日日来书房,用毕午膳,他也是行色匆匆,问起去向,只说是「在写书院章程,筹谋山长人选」。

    那日午膳后,李云苏觉得困顿,算了一算日子,她担心每月不适又要来,便不敢太过劳累,歇了一个午觉。这一歇,便过去了半个多时辰,醒来后,她推门而出,竟看见裴世宪挽着月白长衫的袖口,蹲在墙根下,面前是一片新翻的黑土,几株带着泥土的植物苗被整齐地栽成一排。

    他额角沁着细汗,侧脸在午后阳光下显得格外柔和,平日里握笔的手此刻沾着香泥,正小心翼翼地为一株苗培土。那植物叶片修长如剑,顶端已凝着几个嫩黄的花苞,竟是萱草。

    「裴世宪?」李云苏忍不住出声。

    他闻声回头,见是她,动作一滞,耳根霎时泛红,连忙站起身,用帕子擦着手,有些窘迫:「苏苏……你怎麽醒了?可是我扰你眠了?」

    她走近几步,细看那些花苗:「这几日总不见你,却是做这个了?」

    裴世宪垂眸,望着那些嫩黄的花苞,声音低哑:「府里太过素净。」

    「你自幼读书,从未曾沾手农事……」

    裴世宪笑笑道:「无妨,也算悠然。」

    「这能开吗?」李云苏附身去摩挲着花苞。

    裴世宪看着她清丽的侧脸,只觉得她还是瘦,口中却道:「会的。我会好好养的。」

    两日后,一场短暂的雷阵雨掠过草原,洗净了空气里的燥热。清晨,李云苏推开窗,竟望见东跨院的墙根下,一片金黄骤然闯入眼帘。

    是萱草开了。

    数朵金黄的花穗在晨露中舒展,花瓣边缘微微卷起,像被阳光吻过的痕迹,细碎的光斑落在花心上,映得那抹黄愈发透亮。她快步走过去,蹲在花前,指尖轻轻触碰花瓣,柔软得像上好的绸缎。

    连日来因北狄战事丶京中传来云茹被害邓修翼相救种种,竟在这一刻松缓下来,唇角不自觉地弯起,眼中盛满了连自己都未察觉的欣喜。她凑近闻了闻,并无浓烈香气,只有一丝若有似无的清甜,像极了草原清晨的风。

    李云苏掐下三朵,抱在怀中,转身想进屋插入瓶中,看到了裴世宪站在月洞门外,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他并未走近,只远远地看着她与花相映的模样。晨光照在他青衿上,勾勒出他身姿匀停,肩腰线条利落如裁的轮廓。

    她对他笑着,落落大方,眉眼灿灿。

    裴世宪望着她眼中的光亮,那是他从未见过的丶卸下了所有谋略与防备的真切欢喜。他没有说话,只是微微颔首,目光落在盛开的萱草上,又悄然移回她身上。

    风掠过庭院,金黄的花穗轻轻摇曳,像极了某人藏在心底,终于破土绽放的丶不敢言明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