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惊呆了。
程昱去投靠袁绍,说实话他是丝毫不感到意外。
这个人他了解,乃是一个极端的务实主义者。
你曹操都回不来了,兖州失陷已成定局。
人家既不是你曹家人,又不是荀彧那样的颍川人,人家一个兖州土着,为什麽要冒死去徐州追你?
给谁打工不是打工,就近换个老板打工,继续在老家兖州混不香麽。
人家坚守到大局已定,才弃你而去,已经是仁至义尽。
可曹昂你是我亲儿子啊!
你头上可是顶着我曹操嫡长子,诸子中忠孝典范的光环,你咋能跟着程昱一块儿弃我而去呢?
曹操想不通,更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一时间,他是一言不发,脸色铁青,拳头紧握,眼中燃烧着震惊失望。
「也许子修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也许他是被那程仲德煽动,一时糊涂才会北上投靠袁绍,也许…」
曹仁小心翼翼各种猜测,想要替自家大侄子强行解释。
「你不必替他开脱了。」
曹操却摆手打断,一脸失望的叹道:
「夫妻本为同林鸟,大难临头尚各自飞,何况还是一个儿子。」
「路是他自己选的,他要怎麽走,就由他去吧。」
说罢,曹操左手一钩夏侯惇,右手一搭曹仁,脸上的失望转为欣慰。
「打虎亲兄弟,生死时刻,果然还得是咱们自家兄弟靠得住!」
「为兄失几个儿子不打紧,只要你们兄弟还在,为兄就安心了。」
「只要咱们曹氏夏侯氏兄弟齐心,为兄就有信心卷土再起,兖州丢了就丢了,大不了咱们就取徐州安家!」
夏侯惇曹仁本是情绪低落,被曹操这般一激励,不由信心重燃。
二人豪然一笑,齐齐拱手一拜:
「我等自当追随兄长,为兄长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二人的表态,曹操甚是满意,便哈哈一笑,伸手将二人扶起。
正待给众兄们再画几张大饼时,戏志才眼尖,忽叫道:
「是荀文若,是文若来了!」
曹操精神一振,抬头一瞄,果然见数骑人马正向开阳城而来。
当先那面容憔悴的文士,不是荀彧还能是谁。
「文若归来,天不绝我曹操也,吾高枕无忧矣,哈哈哈——」
曹操欣喜若狂,大笑着匆忙迎上前去。
左右夏侯惇等人,皆是如释重负。
荀彧名满天下,乃颍川士林执牛耳者,号召力何等恐怖。
戏志才等大批颍川谋士,皆是受荀彧召唤,方才来投奔曹操。
荀彧还活着,就能源源不断招揽颍川人才前来投奔他,弥补兖州失陷的损失。
曹操焉能不欣喜若狂?
「文若!」
「主公!」
两人相见,心中感慨万千,一时间哽噎无言。
半晌后,曹操情绪才最先平伏下来,抚着荀彧肩笑道:
「什麽也不用说了,文若你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啊!」
欣慰过后,曹操方才注意到,随同荀彧前来的荀氏族人,似乎少了许多面孔。
「文若,令兄,还有令女和令郎他们?」
曹操脸上笑容消失,预感到了几分不妙。
荀彧叹了口气,一脸苦涩道:
「彧等一行在梁父西南被张飞所截,三兄荀衍及小女和犬子,皆于乱军中失散,不知生死,只怕是…」
已遭不测四个字,荀彧止于唇边,没勇气说出口。
曹操恍悟,面色无奈的一叹:
「文若你失了爱女,吾失了儿子,看来你我这儿女亲家注定是做不成了。」
荀氏乃是与袁氏齐名之大族,荀彧又是颍川士人领军人物,曹操早有意与之联姻,令曹昂娶荀彧长女为妻。
可惜现下曹昂投靠了袁绍,荀彧之女多半又死于乱军之中,他这姻荀彧的美梦,自然便化为了泡影。
「明公,莫非子修公子他…」
荀彧脸色一变,显然以为曹昂已遭不测。
曹操摇了摇头,羞于解释。
一旁曹仁乾咳几声,不得不将曹昂被程昱忽悠,北上投奔袁绍之事道来。
荀彧恍悟,略一沉吟后,宽慰道:
「子修公子或许并非是背弃明公,只是因南下之路被截断,不得已而北上,将来未必没有重聚之时。」
「算了,不提他也罢。」
曹操摆了摆手,尔后拉着荀彧问道:
「文若你既是来了,吾心里边就有了底,依你之见,吾当如何拿下徐州?」
荀彧却不似曹操那般乐观,眉头深锁,沉吟不语。
思索良久后,方神色凝重道:
「明公眼下虽据有琅邪东海数县,然徐州人对我们恨意太深,明公想要就地募兵筹粮恐怕不易。」
曹操咽了口唾沫。
荀彧这是在委婉的点他,埋怨他在徐州杀戮太重,惹得徐州人对他恨之入骨,埋下了今日的祸根。
「现下明公手中可用之兵,满打满算不过五千人马,想要靠这点兵马,一座接一座的攻破徐州各城,显然不明智。」
「故依彧之见,明公当利用陶谦的轻敌之心,以引蛇出洞之计,将其从郯城中引出,尔后用计破之。」
「只要能击破徐州军主力,诛杀陶谦,夺取郯城,则徐州传檄可定也!」
荀彧虽对曹操存有微词,却还是给出了计策。
曹操和戏志才对视一眼,会心一笑。
荀彧之计,显然与他二人事先谋划,不谋而合。
「好,既是文若也是这麽想的,那吾便心中有底了。」
曹操脸上自信重燃,冷笑道:
「陶谦那老贼,以为吾屡遭大败,又失了兖州,定然已不堪一击,必会心生轻视。」
「吾就用文若之计,将他引出郯城,一举歼之!」
决意已下,曹操当即收拢兵马,自琅邪挥师南下,直扑郯城。
…
昌邑。
府堂之内,刘备已是满脸欣喜,审视着张飞和赵云送至的捷报。
他手中所捧的,乃是一份长长的名单。
路招,吕虔,吴质,毛玠,薛悌,高堂隆,枣祗,韩浩…
名录上所书的,皆乃此战所俘获的曹营文官武吏。
这些人多为兖州贤士,刘备多多少少略有耳闻,如今有机会招抚为己用,这份名录捧在手中,自然是如同捧着一份至宝。
一旁的边哲,则对着另一份名录,正专注的在竹简上刻写。
「曹纯,夏侯杰,曹衮,曹铄…」
边哲念着一个个名字,心里默默计算。
此番所杀曹氏夏侯氏子弟,差不多有六七十来口,约占两族丁口四到五成左右。
其中还包括曹操五个儿子。
这是老刘兴复汉室的一小步,却是他给曹操销户的一大步呀…
「传令翼德和子龙,将所俘之人尽快送至昌邑,记得,务必要以礼相待才是。」
刘备顺手将名录递给边哲,尔后向信使交待道。
「翼德将军请主公放心,他定然不会慢怠这些俘虏。」
信使拱手回应,目光转向边哲:
「三日之内,这些俘虏就会押至昌邑,小的是奉翼德将军之命,先行一步来向主公报捷,顺便给边军师带一件礼物。」
正审视俘虏名录的边哲,好奇的抬起头来:
「翼德将军这般客气麽,不知他给我带了什麽礼物?」
信使那是一笑,一脸神秘道:
「翼德将军说了,这礼物乃军师之所好,是他特意替军师挑选的。」
「礼物小的已送至军师房中,翼德将军说要给军师个惊喜,军师稍后回去一看便知。」
边哲一怔,眼中不禁掠起浓浓好奇。
「我之所好?还给我个惊喜…什麽礼物他非得整的这麽神神秘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