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 第037章 借天时以破吕布?军师你当真是

第037章 借天时以破吕布?军师你当真是

    刘备瞥了那信使一眼,却从其话中听出了些许名堂。

    「翼德对玄龄你最是敬重,他送的大礼必然是用了心的,玄龄笑纳便是了。」

    刘备呵呵一笑,尔后迅速转移话题:

    「对了,军师你对兖州人事洞若观火,这份名录之中,不知有哪些可堪大用的贤才?」

    边哲的注意力,这才从张飞的神秘礼物,转回到了手中名录。

    说实话,这份俘虏名录中,像满宠那种六边形人才没有,于禁那样的五子良将级别也没有。

    至于赵云荀彧这个级别的顶级猛将谋士,更是想都别想。

    说直白点,国之柱石级别的大才,一个都没有。

    没有不代表无用。

    人才就像盖房子一样,地基承重墙这种主结构固然至关重要,门窗砖瓦同样不可获缺。

    一州一郡,刑狱讼断要有人做吧,兴修水利得有人做吧,征粮缴赋也得有人管吧,劝课农桑更得有人干吧…

    这种不涉及宏观战略的具体事务,从军务到政务,皆是需要大批的专业人才来做。

    老刘现在的人才库里,固然缺顶级人才,可更缺这种海量的基层人才。

    名单上俘虏的这些曹营人才,正是用来填补这些基层空缺。

    不过,这麽多人当中,还是有那麽几位比较突出的。

    边哲审视片刻后,便提笔在名录上刷刷刷连着圈了几个名字。

    「这个毛玠在劝课农桑方面,颇有独到之处,且此人清廉刚正,敢于直言,可堪重任。」

    「还有这个吕虔有勇有谋,既能统领一军,又能为一郡之守,勉强能独挡一面。」

    「再有就是这个…」

    边哲如数家珍一般,将这些圈住人才的能力优点缺点,一一道出。

    一旁满宠直接听呆了,惊叹的目光望向边哲。

    名录上这些俘虏,多为兖州人,其中多数连他这个曾经曹营之人,都只听过其名,未曾有一面之缘。

    更遑论这些人的能力如何。

    这位边公之子,竟对这些人如数家珍,了如指掌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

    满宠是结结实实被上了一课,由衷的为边哲的识人之能所震撼。

    「这两个人,主公要优先招降,且要即刻用他们做一件至关紧要之事。」

    「时间紧迫,此二人能否用好,关乎到主公能否击败吕布,收取兖州全境!」

    边哲手指向两个名字,语气陡然加重。

    刘备神经立时紧绷起来,目光顺着边哲所指看去。

    韩浩,枣祗。

    两个只知其名,不知其人,相当陌生的名字。

    「军师,此二人有何过人之处?军师所说的那至关紧要之事,又是何事?」

    刘备眼神略显茫然。

    「屯田!」

    边哲以极其郑重的口吻,给出了两字答案。

    屯田?

    刘备眼眸茫然依旧,一时未能领悟深意。

    一旁满宠却神色一震,隐隐已猜测到了什麽。

    「今兖州曹军馀孽已覆没,吕布占据兖北,主公收取兖南,二分兖州的格局基本已定。」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吕布在吃下鄄县三城后,势必会挥师南下,主公与吕布之战势所难免。」

    「吕布兵强马壮,又得陈宫张邈等兖州实力派支持,其兵力至少得有两到三万之间。」

    「主公现下能用于兖州战场之兵,不过六千馀人而已,兵力悬殊到如此地步,势必要吃大亏。」

    「故主公即刻要做之事,便是在山阳等兖南诸郡国,就地招兵买马,扩充军力。」

    听得边哲所谋划,刘备不住点头。

    「只是想要养兵,首先就得有粮!」

    边哲话锋忽转,语气加重:

    「然则兖南诸郡本就小郡,官府在籍之田有限,而豪强士绅又人心未附,短时间内主公可征筹粮草有限。」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只能自力更生。」

    「屯田,便是立竿见影之策!」

    接下来边哲屯田的大体方针,一一向老刘道来。

    这算是他又薅了曹操一把羊毛。

    原本历史上,正是曹操在迎天子于许都后,考虑到以兖州一州之地,难以养活天子百官,故而才首创屯田之策,尔后四方推广。

    正是这屯田之策,为曹操积累了东征西讨,一统北方的物质保障。

    边哲素来信奉拿来主义,既是屯田对老刘有利,自然没有不用之理。

    「主公,军师这屯田之策,确实是短期之内,强兵足食之策!」

    「若用此策,主公所据兖南虽乃小郡,却当能养出一支,规模可与吕布兵力相当的兵马!」

    作为一名六边形战士,满宠第一时间就看出了门道,钦佩的目光在看向边哲。

    老刘反应虽比满宠慢半拍,然身为要逐鹿天下之人,岂能不知粮草为万事之本的道理?

    「好一个屯田之策!」

    「玄龄此策,诚如伯宁所言,确乃强兵足食,立竿见影之奇策也!」

    想明白的刘备,面露惊喜,拍案叫绝。

    兴奋之馀,忽然眼眸一亮,忙道:

    「玄龄既是要用韩枣二人,兴办屯田之策,莫非此二人精于农桑?」

    边哲一笑,老刘终于看出门道了。

    原本历史上,就是这韩浩和枣祗二人,向曹操进献了屯田之策,并主持推行实施。

    什麽「分田之术」,「见税什五」等具体细则,皆也出自于此二人之手。

    有这俩儿现成的农业专家,边哲有什麽理由不举荐给老刘委以重任呢。

    「主公慧眼识英,就哲所知,此二人确实精于农桑,乃是为主公推行屯田最合适之人选。」

    边哲点头称是,顺手附送老刘一句恭维。

    刘备豁然开朗,再无疑虑,欣然道:

    「既是玄龄举荐之人,定然不会有错,待此二人抵达昌邑,备就最先招揽这两位贤才,好委以他二人屯田重任。」

    屯田之策,就此商定。

    这时,满宠却又面生顾虑:

    「若即刻实施屯田,以现在这个时节,倒也能勉强赶上秋收。」

    「只是招兵买马,训练新军,却未见得一时片刻就有成效。」

    「宠只担心,吕布拿下三城之后,不会给我们从容扩军的时间,即刻就会挥师南下来攻。」

    「吕布来势汹汹,兵强而马壮,这一仗恐怕不好打呀。」

    刘备眉头微皱,手捋细髯,一时沉默下来。

    与曹操一战,虽胜的酣畅淋漓,说白了却还是出奇制胜,占据了亢梁二城地利优势,打了曹操一个出奇不意。

    此番吕布来攻,战场却是在兖州大平原上,无地利优势可言。

    吕布之兵精锐不亚于曹军,吕布之勇还在曹操之上,数倍优势兵力辗压而来,确实不好应付。

    「伯宁提醒的极是,吕布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此战我们也无地利优势可用,这场仗确实不好打呀。」

    刘备微微点头,脸上蒙上了一层阴云。

    「与吕布一战,我们虽无地利优势,却有天时可借!」

    一旁边哲,轻呷着汤茶,忽然一句别有意味之言。

    「天时?」

    刘备眼神茫然,目光急望向边哲:

    「玄龄,何为可借天时?」

    边哲放下汤茶,不紧不慢道:

    「以哲推算,今秋兖州必起一场蝗灾,将袭卷一州,各郡国为蝗灾所害,秋粮定然欠收。」

    「倘若我们能赶在蝗灾之前,提前割麦,则我军粮草充足,吕布军定然乏粮。」

    「主公有粮而吕布无粮,这一战谁胜谁负,岂不一目了然?」

    听得这一席话,满宠倒吸一口凉气,瞠目结舌的惊望向边哲。

    刘备亦是眼眸大睁,眼神匪夷所思。

    边哲神机妙算,奇谋百出,这他深信不疑。

    只是古往今来,似边哲这般的绝顶谋士,倒也不在少数。

    可再厉害的谋士,顶天了也就是能料敌先机罢了。

    眼前的边哲,竟然还能推演天时,预言蝗灾?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