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 第055章 以弱胜强很难?无非让吕布一个

第055章 以弱胜强很难?无非让吕布一个

    「据哲所知,陶恭祖为曹操所惊,如今已是忧虑成疾,病入膏肓。」

    「说句不敬的话,陶恭祖应该已时日无多,不出数月必撒手人寰。」

    「其身为一州之主,生前自然要安排好徐州后事,哲料他必会向朝廷举荐主公,继承徐州牧之位!」

    边哲不再故弄玄虚,索性又抛出了一道预言。

    这惊人预言一出,众人皆是大吃一惊。

    「军师神机妙算,备素来信服,只是军师适才所说,备却万不敢信。」

    「陶公膝下有二子,纵然天不假年,这徐州理应也会传于其子,又岂有传于备一客卿的道理?」

    刘备第一时间便连连摇首,头一次如此斩钉截铁的否认了边哲的推算。

    关羽也好,满宠也罢,皆是微微点头。

    显然刘备的质疑,亦是说出了他们的心中所想。

    陶谦虽非皇帝,然身处这天下大乱之际,身为一方诸侯,实际上就是这徐州的土皇帝。

    江山社稷,自古以来,皆是父传子继。

    再不济,那也是兄终弟及。

    哪有传你这个外人,一介客卿的道理?

    老刘和众人的反应,皆在边哲的意料之中。

    毕竟原本历史中,老刘得知陶谦将徐州相让之时,也是一脸懵圈,全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倘若没有曹操两伐徐州,将徐州杀的血流成河,将陶恭祖积攒的家底打空,哲相信他自然会将徐州传于其子。」

    「可其子既无名望又无才略,强行接手徐州,肩膀能扛得起这副重担,能收拾得了徐州这副烂摊子吗?」

    「若不能,这徐州就算传给他们,他们也守不住,将来还有可能赔上性命。」

    「如此一来,陶恭祖若将徐州传于其子,无异于传给了他们一张催命符!」

    「哲相信,这其中生死利害,陶恭祖应该能想明白。」

    边哲一席话,将陶谦的心理状态剖析了个清清楚楚。

    呷一口酒后,接着道:

    「所以陶恭祖若不想害其子,就定然不会将徐州传于其子,那便只能传于一外人。」

    「这个人既要有能力守得住徐州,还要足够仁义,能保护其二子。」

    「试问,放眼徐州,还有比主公更合适的人选吗?」

    听到这里,关羽,满宠等皆是身形一震,眼中质疑悄然已转为惊喜。

    边哲的分析有理有据,由不得他们不转变认知。

    「兄长,玄龄军师言之有理呀,兄长逐曹操而败吕布,威震中原。」

    「诚如军师所言,确实没有谁比兄长更适合接手徐州,更能保得陶公二子周全!」

    关羽重重点头,语气间已难掩一丝激动。

    毕竟身为义弟,谁不想自家兄长地盘越大越好。

    若能夺得兖州,又白捡一徐州,这种天大的好事谁能不乐意呢。

    刘备却是沉默不语。

    尽管边哲道理已明摆在那里,理智告诉他边哲所言在理。

    情感上,他却始终不敢相信,自己能如此轻易就白捡一州?

    我刘备这等人,也能有袁绍刘表那样的气运?

    「当然,今陶恭祖威望大跌,在徐州已做不到一言堂,想要将徐州让给主公,还需得州中大族支持。」

    「对于现在的徐州而言,最大的威胁便是袁术和曹操二人。」

    「曹操之残暴自不必说,袁术在淮南骄奢淫逸,横徵暴敛,显然也是徐州豪姓们所无法接受。」

    「对他们而言,自然希望徐州为一位有实力的仁主所有,方能抵御曹操的卷土重来,阻挡袁术染指徐州。」

    「环顾徐州,主公自然便是他们的完美人选。」

    「陶恭祖愿以徐州相送,州中麋陈等豪姓亦是支持,主公接掌徐州岂非水到渠成之事?」

    边哲又将徐州士族豪姓的心理状态,一并也剖析了出来。

    听到这里,关羽丹凤眼已大睁,脱口道:

    「玄龄所言极是,看来这徐州,非…」

    关羽话到一半,却硬生生咽了回去,脸上的惊喜也强压了下去。

    事是好事,可终究不过是边哲的推演。

    人家陶谦毕竟还健在,你现在便这般欣喜若狂,等着接手人家遗产,不太合适吧。

    众人的目光,齐转向了刘备。

    刘备此时眼神则极为复杂,心情亦是五味杂陈,一时间不知作何回应。

    「咳咳,这也只是哲之推测而已,现下言之其实为时尚早。」

    「如今主公的重中之重,还是如何击破吕布,收取兖州!」

    边哲看出老刘的为难,当即转移了话题。

    刘备顺水推舟将思绪转回,重重点头:

    「玄龄言之有理,吕布才是我们真正大敌,还是好好商量商量,如何迎击吕布才是。」

    众人的注意力,旋即从徐州移回了兖州。

    「待翼德将军北路军归来,我军在昌邑一线可用之兵,约有一万三千馀人,而吕布在折损数千兵马后,兵力依旧有两万馀人。」

    「从兵力对比上看,以我现有兵力,守住昌邑,耗到今秋蝗灾起,吕布乏粮退兵当不在话下。」

    「只是诚如玄龄军师适才所言,袁术野心勃勃,对兖州早有觊觎之心,若我们与吕布战事拖延太久,难保袁术不会趁势插手。」

    「故以宠之见,我们若能速战速决击破吕布,扭转了强弱攻守之势,便能及时分兵经略南面梁国,堵住袁术北上兖州之路。」

    满宠手指着地图,滔滔不绝一番分析,将敌我双方实力对比,将对袁术的顾虑担忧,尽数道了出来。

    刘备深以为然,点头道:

    「伯宁所言甚是,这兖州之争,绝非只是吾与吕布之争,北面的袁本初,南面的袁公路,皆是不能不考虑其中。」

    众人也纷纷称是。

    这时,赵云却道:

    「若想速战速决,那就不能一味据守不战,就必须要与吕布交锋。」

    「倒不是云惧那吕布,也不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云实话实说,我军兵马数量不及吕布,士卒之精锐最多旗鼓相当,若想速破吕布,只怕还需要用些计策手段才是。」

    计策手段…

    听得这四字,所有人的目光,几乎是本能的转向了边哲。

    「玄龄可有良策,能速战速决,击破吕布?」

    刘备望着边哲,满眼期许的问道。

    边哲指尖轻捻起了额头。

    谋主这碗饭,着实是不好端啊,劳神伤脑这种事,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得亏张飞心疼体贴他,塞给他两位佳人,这要是烧完脑细胞没个地方劳逸结合一下,早晚得绷不住了…

    「主公莫急,且容哲想想…」

    边哲收起感慨,双目一闭,轻捻着额头陷入深思。

    众人皆屏气凝神,大气不敢出。

    良久后,边哲眼眸一睁,嘴角微微上扬。

    「主公,哲听闻子龙将军生擒了那魏续,那咱们就从这魏续下手,给吕布来个故伎重施,让他在一个坑踩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