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 第078章 刘备得边哲如卧虎得羽翼,四世

第078章 刘备得边哲如卧虎得羽翼,四世

    淮南,寿春。

    「吾四世三公,竟不及一织席贩履之徒?」

    「麋竺陈登这班徐州人,焉敢如此辱我?」

    州府正堂内,那高坐上位,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正大发雷霆。

    袁术出离的愤怒了。

    陶谦病死的消息传回寿春,他起初是着实窃喜了一阵。

    徐州无主,麋陈那帮士人,总得为徐州另谋一位新主吧。

    自己乃四世三公,名动海内,又近在寿春,可谓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

    那帮徐州士人,但凡脑子正常,都该毫不犹豫的选他吧。

    可最新消息传来,麋竺那帮徐州人,偏生脑子进了水,竟是选了刘备为徐州之主!

    选一织席贩履之徒,而不选我堂堂四世三公,这让他有种被羞辱的愤怒。

    袁术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主公,刘备窃取徐州,不可不伐!」

    「前番曹操为结好主公,已将广陵以北盱眙等数城,进献给了主公,我北上之路已畅通无阻。」

    「弘以为,主公当遣一大将,率雄兵数万自盱眙入泗水,长驱北上直取下邳。」

    「刘备初得徐州,民心军心未附,必不敢率军迎战!」

    「我军便可趁势兵围下邳,一举破之,则徐州定也。」

    长史杨弘揣摩出了袁术心思,洋洋洒洒献上一计。

    杨弘之计,正中袁术下怀。

    正待开口时,主簿阎象却道:

    「主公,那刘备逐曹操破吕布,数月之间席卷兖州五郡,其雄才武略必非同小可。」

    「且象听闻,刘备拜边让之子边哲为谋主,传闻此人智计极是了得,屡以奇谋破曹吕二人。」

    「故象以为,主公万不可因刘备出身寒微便心存轻视,因怒而对徐州仓促用兵,还当从长计议才是。」

    袁术身形微微一震,满腔怒火随之冷却了三分。

    「边哲…没想到这个边元礼,竟有这麽一个智计了得的儿子,倒是令吾未曾想到。」

    「只是边氏乃兖州名门,其子为何却会投靠刘备那织席贩履之徒?」

    袁术指点敲击着案几,眉宇间掠起几分困惑。

    杨弘却冷哼一声,不以为然道:

    「近来弘确实听说了不少关于这边哲的传言,不过终究只是传言,真假一时难辩解。」

    「弘正因没有轻视刘备,方才要进言主公,趁其未能坐稳徐州,便大举伐之。」

    「不然难道要放任他抚定人心,坐稳了徐州,回头再击破吕布,全据兖州?」

    「彼时其坐拥两州之地,雄踞中原,羽翼已丰,根基已固,势必会兵锋南向,剑指豫扬。」

    「到那时,主公岂非纵虎为患,追悔莫及?」

    袁术身形微微一凛,一股寒意从后颈掠过。

    「伯扬言之有理,吾焉能纵虎为患,坐视那刘备鲸吞豫扬二州?」

    袁术一拍案几,决厉目光扫向诸将:

    「伯符听令,吾命你统三万大军,以袁胤纪灵为你副将,自盱眙北上,为吾击破刘备,收取徐州!」

    袁术笃信的目光,射向了堂前那英武俊朗的年轻武将。

    「愚弟遵令!」

    「灵谨遵主公之命!」

    袁胤和纪灵二人欣然领命。

    二人一个是袁术从弟,一个是其麾下跟随已久的大将,地位自然是远胜那年轻武将。

    只是二人竟对做那年轻武将的副将,没有半分异议。

    因为那年轻武将,乃是长沙之虎孙坚之子孙策。

    人家年纪虽轻,却骁勇无双,自为袁术效力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不久前更为袁术攻取了庐江郡,立下大功。

    人家孙策年纪虽轻,能力功劳却皆在你们之上,你们岂敢不服?

    且纪灵袁胤也知,袁术以他二人为副将,也有钳制监视孙策的用意,自然更不敢有异议。

    孙策却未领命,眉头微凝,拱手道:

    「明公数日前许诺将先父部曲拨还于策,令策江南下攻打刘繇,为明公收取江东。」

    「现下明公却又要令策北上徐州,去打那刘备,是否…」

    孙策未敢言尽。

    只是言下之意却已明了:

    你袁术是不是有点出尔反尔,不守承诺?

    只是这话,孙策却不敢明言。

    袁术暗咽了口唾沫,却是呵呵一笑:

    「伯符你放心,吾答应你之事,自然不会反悔。」

    「文台的部曲吾自然会拨还于你,江东吾定然还是要靠你去收取的。」

    「不过事有轻重缓急之分,现下徐州易主,乃天赐良机,吾岂能错过?」

    「你放心吧,只要你为吾拿下徐州,吾不仅拨还令尊部曲,吾还要表你为徐州刺史!」

    孙策眼眸一亮,脸上阴云尽散。

    徐州刺史…这可比收取江东要诱人的多啊。

    不过他自然清楚,袁术有给他画大饼之嫌。

    可现下寄人篱下,似乎也没有资格抗命不遵。

    只能赌一把袁术会言而有信吧…

    权衡片刻后,孙策慨然道:

    「承蒙袁公信任,策必尽我全力,为袁公收取徐州!」

    袁术满意的点点头,略显骄狂的目光,望向了徐州方向,嘴角钩起一抹自负轻蔑。

    「刘备,你一织席贩履之徒,也配与吾抢徐州?」

    「哼~~」

    …

    下邳城,州府。

    刘备正摆下酒宴,送别一众即将前往各郡赴任的贤士。

    边哲的未雨绸缪,效果显着。

    提前南归的麋竺和陈登,安抚住了他名录所书的大部分人才,等到了老刘归来。

    入驻州府后,刘备第一件事,便是召见这些贤才。

    老刘家的魅魔基因一发动,这些徐州才无不倾心归附,皆愿出仕为官,为老刘这个徐州新主效力。

    哪怕是张昭这样的「顽固分子」,亦被老刘魅力所折服,放弃了避难江东的执念,决意留下来辅佐老刘。

    老刘便量才录用,一口气签发了数十道委任状,令这些贤才填补了上至州府,下至郡县的各处空缺。

    酒宴过半,老刘与众人把盏已毕。

    边哲作谋主,自然也与众贤才一一对饮,混个脸熟。

    「瑾久闻边军师神机妙算之名,心中神往已久,今能与边军师共辅主公兴复汉室,实乃瑾之荣幸。」

    「这一杯酒,该当瑾敬军师才是。」

    诸葛瑾不等边哲近前,抢先一步便举杯相敬。

    边哲一笑。

    开口就是人情世故,听的让人身心愉悦,要不说诸葛瑾的能力之一,就是调解同僚之间的矛盾呢。

    感慨之馀,边哲少不了自谦一番,回敬几句恭维赞誉之词。

    二人对饮一杯,边哲话锋忽转:

    「子瑜,我听闻令弟为避兵灾,随令伯父避往了荆州。」

    「如今徐州战乱已平,且有主公威镇,当不会再遭战火荼毒。」

    「子瑜何不修书一封,将令弟接回徐州相聚,一家人嘛,最重要的就是整整齐齐,团团圆圆。」

    诸葛瑾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