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用兵之战略,就此定下。
两天后,张飞统五千兵马,化整为零分路秘密增防海西。
徐盛则择两千馀通水性之士卒,赶往海西以北朐城港搜集船只,编训水军。
张辽于禁二将,则率五千步骑,先行一步赶往下相。
刘备初归下邳,尚需几日时间部署好留守事宜,数日后方能率万馀主力南下会合。
麋氏的商业网络,则再度开启,化身为老刘的情报网,时刻监视高邮一线曹军动向。
身为谋主的边哲,为提早勘察下相一线地形,则随同张辽于禁的先锋军,先刘备一步前往下相。
五千先锋军进驻下相,二将当即修筑城池,屯集箭矢檑木,为迎战袁军做准备…
是日,县府。
正堂之内,下相方圆三十里的沙盘,已堆聚在了堂中。
边哲与张辽于禁,围于沙盘前商议着用兵细节。
「下相临泗水而建,城西虽靠水,地形却较为狭窄,不利于兵马展开。」
「辽以为孙策会在下相南面登岸,沿泗水东岸向我下相城推进。」
「彼时若两军交战,袁军西面有泗水为屏障,不利于我骑兵迂回,我们就只能从东面…」
张辽手指着沙盘,将排兵布阵的细节娓娓道来。
边哲不时微微点头。
不愧是武庙级别的名将。
就凭张辽这番排兵布局之能,就绝非只是善用骑兵突击的一员猛将,而是可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一员帅才。
「报~~」
「南面泗水上有百馀艘战船逼近,距下相城不过十里!」
一道斥侯情报突然传到,打断了边哲思绪。
边哲眼中掠过一丝意外之色。
按照麋家传回的最新情报,袁军主力才过盱眙不久。
泗水不比长江淮水宽阔,三万大军行船速度不可能太快,至少也得两日之后才会抵达。
袁军竟然比预想的时间,提前了整整两日杀到?
「孙策用兵果然是疾如风,来的还真是快。」
边哲冷笑着一声感叹,当即动身直奔城头。
张辽于禁也颇感意外,当即跟着赶赴城头,同时传令各营士卒,停止修筑城池,全部登城备战。
黄昏时分。
边哲驻立下相西门,举目远望,只见泗水下游方向,云帆船影逆流而近。
很快,「袁」字旗和「孙」字旗便印入了眼帘。
袁军到了。
沿城一线,五千刘军将士,立时握紧兵器,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看来船数量,不过百馀艘,可载士卒最多五六千人而已。」
「边军师,来的应该只是袁军前锋,并非其主力。」
于禁粗粗一数敌船数量,很快推算出了袁军规模。
张辽掐指估算后,亦道:
「文则所言不错,来的应该只是袁军前锋,料想他们只是来探路,必不敢登岸,以防被我军半渡击之。」
于禁点头称是。
二人以常理做出这般推测。
边哲目光却盯着江上敌船,眼中疑色若隐若现。
现下这个时间点,孙策虽已有骁勇之名,却还未横扫江东,杀出个「小霸王」之名。
世人对孙策的统兵能力认知有限,多是止于骁勇二字。
边哲却清楚,孙策绝非恃勇而骄之人,用兵可谓变化多端,正奇兼备。
这麽一个智勇兼备之人,会做出只派了五六千先锋军前来,既不敢登岸又不能攻城,可以说毫无意义之举?
「小霸王,你憋着什麽坏呢…」
边哲喃喃自语,锐利如芒的目光,远远望向那面「孙」字旗。
泗水之上,袁军旗舰。
孙策扶剑傲立,刀锋般的目光,同样也在盯着下相城。
一艘哨船自东岸而来,靠上了旗舰。
「禀三位将军,我斥侯已探明,下相城中乃五千先锋刘军。」
「统军敌将乃张辽于禁,据闻刘备军师边哲亦在城中。」
听得「边哲」二字,孙策眼神微微一动。
寿春城时,关于边哲的种种传闻,不禁回响在耳边。
「这个边哲竟然也在,这倒是吾未曾料到…」
孙策手捻着腮帮,眉宇间闪过一丝忌惮。
「伯符,看来刘备主力还未至,我三万大军趁势杀上岸去,一鼓作气踏平下相如何?」
身旁纪灵豪然叫战,言语间颇有轻视之意。
「是啊伯符,咱们大军已到,无论如何也得先上岸再说。」
「敌军只有五千馀人,量他们也不敢出城阻拦。」
袁胤也催促进兵,言语间亦是对刘军存有轻视。
孙策只得压制住了那份忌惮。
自己名为主将,实则处处为袁纪二人监视掣肘,这二人急着要登岸,自己焉有拒绝之理。
就算那边哲也在,此时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孙策深吸一口气,目光瞥向纪灵:
「既是如此,就请纪将军率五千兵马先行登岸。」
纪灵一愣,面生困惑道:
「我五千兵马登岸,城内敌军见我兵少,多半会出城半渡击之,却当如何应对?」
袁胤连连点头,亦是不解道:
「是啊伯符,咱们既有三万兵马,何不全军齐上,量边哲张辽之流,必不敢出城阻击,我们自能顺利登岸。」
二人对孙策的决断,显然既是不解又是不满。
孙策嘴角上扬,冷冷一笑:
「我这麽做,正是为了一举踏破下相!」
袁胤纪灵一愣。
「敌军不知我藏兵之策,不知我船中藏有三万精兵,以为我只是五千兵马。」
「我以五千兵马登岸,他们方敢出城来半渡击之。」
「待纪将军你与敌激战之时,我其馀兵马便趁势从两翼登岸,南北包抄,一举将敌军尽数歼灭。」
「如此,下相城岂非不战而下?」
孙策脸上是筹谋帷幄之色,洋洋洒洒将自己的计策和盘托出。
纪灵和袁胤二人,这才恍然大悟。
这百馀艘战船,原本只能运送五千馀兵马,孙策却强行将三万兵马,硬塞进了船舱之中。
一路还不许士卒抛头露面,让三万将士吃尽了苦头。
二人先前还满腹狐疑,不明白孙策这麽做的用意何在。
直到此时,二人方才醍醐灌顶。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伯符你这藏兵之策,原来是为向刘军示弱,好引蛇出洞,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兄长果然没说错,你孙伯符智勇兼备,用兵之能还在令尊之上!」
省悟过来的袁胤,不由啧啧赞叹。
纪灵亦是面露折服之色,欣然一拱手:
「听闻那边哲在兖州是算无遗策,可惜他万没料到,我淮南还有伯符你这等用兵如神之人。」
「好,就用你这一计,咱们就一鼓作气踏破下相,生擒了那边哲。」
「吾倒要看看,边让的这个儿子,是不是长了三颗脑袋!」
当下二人再无异议。
纪灵旋即率五千兵马换上走舸,一窝蜂的向泗水东岸扑去。
孙策则率馀下两万五千士卒,做好准备,随时从两翼登岸。
下相城头。
见得袁军开始登岸,刘军上下皆是一阵惊疑。
「敌军不过五千先锋军,竟然胆敢登岸,那孙策就不怕我们半渡击之?」
张辽遥指袁军,眼中掠起深深惊奇。
左右皆是议论纷纷,对袁军一反常理的举动颇为不解。
唯有边哲,盯着泗水上的敌船,眼睛一转不转。
良久后,眼中蓦然精光闪过。
「人言孙策智勇兼备,果然名不虚传…」
边哲冷冷一笑,尔后抬手一指:
「文远,你速率八百虎贲骑出击,务求速战速决,给我全歼登岸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