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 第085章 军师用计已至随心所欲之境,孙

第085章 军师用计已至随心所欲之境,孙

    时年初冬。

    孙策折兵三千,退至下相以南五里登岸,两万七千袁军登岸安营扎寨。

    下邳城方面。

    刘备得知张辽以八百铁骑破敌,首战得胜后,自是大为欣喜。

    这一战,也让刘备及刘军上下,皆是心中更添了底气。

    于是三日后,刘备率主力下泗水南下,进至下相。

    两军会合,下相一线刘军数量,达到一万五千馀步骑。

    数量上,袁军的兵力,仍旧接近刘军两倍之多。

    然经历先前一败,孙策不敢再大意,打消了正面决战的心思。

    于是乎,便出现了奇特的一幕:

    原本是兵力处于劣势的刘备,不停向孙策下战书,频繁派兵挑衅,迫不及待想要两军决战。

    有两倍兵力优势的孙策,却高挂免战牌,龟缩营中任凭刘备如何挑战,始终不肯出战。

    两军于下相城一线,遂形成了短暂的对峙…

    下相城,县府。

    「备听闻这孙策,向来骁勇骄悍,今手握两倍我军之兵力,竟然龟缩不战?」

    「玄龄,元龙,尔等以为孙策这是意欲何为?」

    又是一日挑战无果,刘备对孙策的龟缩战术,不免心生费解。

    「登对这孙策,倒也略有所知。」

    「此人虽骁勇无双,却并非有勇无谋之辈,其智计韬略当在其父孙坚之上。」

    「这一点,从前日一战,其所用藏兵之计,便可见一斑。」

    一番对孙策客观评价后,陈登接着道:

    「孙策这是吃一堑长一智,情知我军有骑兵优势,其兵虽多却无必胜把握,故而不敢与主公正面决战。」

    「孙策应该是看出,我军粮草有限,又有吕布未平,意在速战速决。」

    「故登以为,孙策这是要反其道而行,龟缩不战,要与我军长期对峙,妄图以粮草优势拖垮我们。」

    刘备神色微变,众人皆是豁然开朗。

    陈登一席话,一针见血,戳破了孙策的图谋。

    「元龙言之有理,照此看来,孙策确实是想打持久战。」

    刘备微微点头,眉头凝起道:

    「孙策有淮南做后盾,粮草充足,若其果真决心闭门不战,这般对峙下去,确实于我军不利。」

    「看来我们必须得想方设法,诱使孙策与我们决战才是。」

    诸将脸上,皆是蒙上了一层阴影。

    数日以来,为诱孙策出战,可以说是用尽了手段。

    什麽下战书,以轻兵挑战等等等。

    袁军大营始终营门紧闭,莫说是大军出战,连派出小股兵马袭扰都没有。

    显然孙策是很能沉得住气,吃了秤砣铁了心要耗到天荒地老。

    诸将议论半晌,束手无策。

    陈登思索良久,一时片刻间亦无万全之策。

    「孙策想要打持久战,袁术却未必会答应他…」

    边哲的声音忽然想起,打断了众人沉思议论。

    「玄龄,你的意思是…」

    刘备目光急望向边哲,似乎已想到了些许。

    边哲抬手遥指淮南方向,缓缓说道:

    「袁术素来骄狂自负,哲料想其自恃四世三公,雄霸淮南,对主公必心存轻视。」

    「今他初闻主公接掌徐州,便即刻发大军来攻,可见其必是急于夺取徐州,对主公的底蕴实力不屑一顾。」

    「前番孙策首战失利,袁术闻知定然不悦,今其又龟缩不战,畏主公如虎,哲料袁术必觉有损其威名,对孙策会更加不满。」

    听到这里,陈登最先省悟。

    待边哲稍作停顿时,先道:

    「玄龄军师对袁术性情,当真是洞若观火。」

    「且孙策毕竟非是袁术心腹,其令袁纪二人为其副将,分明有钳制监视之意。」

    「孙策若统重兵在外,却迟迟不战,势必会引起袁术猜忌,疑起欲拥兵自重。」

    「如此,则孙策想打持久战,袁术定然不许,必会再三催促其速战速决。」

    边哲赞许的目光,笑看向了陈登。

    智者所见略同,看来陈登在自己的提醒下,果然也想到了这一层。

    刘备若有所悟,脸上阴云渐散,遂道:

    「既是如此,那依玄龄之见,莫非我们就坐等袁术逼迫孙策出战?」

    边哲摇了摇头,却道:

    「据麋家细作来报,高邮一线的曹军水军,已经南下驶往长江,料想其偷袭海西之计,已在实施当中。」

    「光坐等袁术逼孙策出战太慢,我们得略施手段,推孙策一把。」

    推孙策一把…

    刘备从边哲话中听出玄机,眼眸一亮:

    「玄龄有何妙计,可诱使孙策出战?」

    边哲不答,却叫左右亲卫,将笔墨拿来,铺展在了刘备面前。

    老刘一脸茫然。

    「哲听闻当年平定黄巾时,主公与孙坚皆为朱儁部下,曾跟随其攻打过宛城黄巾,也算有过同僚之谊。」

    「就请主公修书一封给孙策,内容嘛,不谈眼前两军交战,只需忆往昔,聊一聊当年与孙坚并肩而战时的旧事。」

    边哲说着,将蘸好墨汁之笔,捧在了刘备眼前。

    刘备愣了住。

    左右张辽,赵云等诸将,皆是一头雾水。

    不是说推一把孙策,逼其出战麽?

    写这一封信又是几个意思?

    强行要跟孙策攀交情,拉近关系?

    孙策也不可能因为你跟他爹共过事,就倾巢而出跟你死磕吧,这也没道理呀。

    众人彼此对视,皆是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

    刘备虽也困惑不解,却知边哲此举自有其深意,只是自己未能领悟而已。

    于是稍一迟疑后,刘备便略作酝酿,提笔写下了一书。

    「玄龄你看看吧,备这麽写可行否?」

    刘备将未乾的书信,递给了边哲。

    边哲接过略扫几眼,刘备在信中确实只谈与孙坚共事的旧事,只字不提眼前两家战事。

    信放下,边哲却提起笔来,在信上随手便抹去了数处。

    这一举动,看的众人为之一震

    「玄龄,你这是…」

    刘备满脸惊奇,显然也是不理解边哲此举何意。

    唯有陈登一人,脸上却浮现会心一笑,遂是慨叹道:

    「玄龄军师用计,当真已到随心所欲,万事万物皆可用计的地步,登今日当真是受教了。」

    「主公放心,有了玄龄军师涂抹这几笔,最迟两日,孙策不战也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