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海峡暗流(第1/2页)
一九五四年的春风吹拂中国大陆,却难以完全驱散朝鲜战场归来将士们眉宇间深藏的征尘与凝重。北京,总参谋部一间静谧而戒备森严的办公室内,气氛与窗外欣欣向荣的建设景象形成微妙反差。谢文渊已奉命调回,担任总部某关键部门负责人,其职责重心,已从冰天雪地的异国战场,悄然转向了那片波涛汹涌、情势更趋复杂的台湾海峡及其周边区域。
桌面上,一份份标着“绝密”的电文和报告,勾勒出东南沿海前所未有的紧张态势。朝鲜停战,并未带来亚太地区的彻底安宁,反而像是将蓄积的压力转移到了这道未愈的民族伤痕上。美国政府与台湾国民党当局签署《共同防御条约》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涌动的水面,激起了千层浪。这意味着,任何针对台海的军事行动,都可能直接面对美国的武装干涉,其性质与风险,与朝鲜战争初期相比已截然不同。
“条约的签署,是美国企图使分裂现状固定化、合法化的严重步骤。”在一次高层情况通报会上,领导的语气严肃异常,“这堵‘墙’的建立,使得解决台海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长期化。我们的斗争形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谢文渊深刻理解这番话的重量。大规模的渡海登陆作战计划,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已被迫搁置。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结合了军事威慑、政治瓦解、外交斗争和隐蔽战线工作的综合博弈。他的新岗位,正处在这场特殊博弈的核心节点之一。
他的目光重新聚焦于东南。地图上,浙闽沿海星罗棋布的岛屿,如大陈、一江山、金门、马祖,成为了斗争的前沿支点。国民党军队依托这些岛屿,不断对大陆进行骚扰、渗透和侦察,并以此作为其“反攻大陆”梦想的跳板。而“共同防御条约”的阴影,使得对这些岛屿的每一次军事行动,都必须慎之又慎,既要达成战略目标,又要避免与美军发生直接冲突,尺度拿捏,考验着最高决策层的智慧。
除了台前的军事对峙,幕后的情报斗争重要性陡然提升。谢文渊接手的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对台情报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重大行动的协调审批。他需要研判来自各种渠道(包括潜伏人员、技术侦察、公开资料分析)的情报,评估台湾的政治动向、军事部署、经济状况以及其与美国互动的细节。
“烛龙”虽已伏法,但“灯塔”计划的残余网络是否已彻底清除?台湾方面在美国支持下,是否建立了新的、更隐蔽的对大陆渗透和破坏体系?陈瑞生,这个名字再次频繁出现在有关台湾军情系统动态的报告里,他如今身居要职,其对大陆的认知和策略,无疑会对台海局势产生微妙影响。谢文渊审阅着有关陈瑞生活动的情报摘要,心情复杂。昔日同窗,如今隔着海峡,在两条截然不同的轨道上,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三章:海峡暗流(第2/2页)
一天深夜,一份来自最高层级、代号“启明”的绝密行动计划草案,摆在了他的案头。该计划的核心,并非传统的军事突击,而是旨在通过一系列高度协同的政治宣传、心理攻势、策反行动和有限的、精确的军事打击,在不引发美军直接介入的前提下,夺取浙东海域的关键岛屿——一江山岛,以此作为打破僵局、震慑对手、鼓舞我方士气,并探索在新形势下对台斗争新路径的战略试探。
计划的复杂性超乎寻常。它要求情报部门必须精准掌握一江山岛的防御部署、敌军反应模式、以及美军可能的干预阈值;要求前线部队进行极其逼真的佯动和欺骗,掩护真实意图;要求策反力量在敌军内部制造恐慌与动摇;更要求在最关键时刻,发起雷霆一击,速战速决,造成既成事实。
谢文渊被指定为参与该计划评估和协调的核心成员之一。他连续数周埋首于大量的数据分析、方案推演和风险评估报告中。他召集相关领域的专家,反复论证计划的每一个环节:选择一江山岛而非更大目标的政治和军事考量;登陆部队的编成与训练;海空支援(尽管力量仍薄弱)的配合;如何应对敌军可能的增援;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判断并规避《共同防御条约》的触发条件。
“关键在于‘度’。”在一次内部讨论会上,谢文渊指着沙盘上一江山岛的模型,冷静分析,“我们的行动,既要让敌人感到剧痛,意识到困守岛屿是死路一条,又要让美国人觉得,这尚属于中国内政的‘低烈度’冲突范畴,不值得其冒着与我国全面对抗的风险直接出兵。这个‘度’,就在一江山岛。它位置关键,但面积不大,守军数量相对有限,夺取它,既能斩断大陈岛屏障,震动台澎,又不足以被美方解读为全面攻台的开始。”
他的分析切中要害。经过层层审批和精心准备,“启明”计划进入了实质性的部署阶段。大量的情报资源开始向一江山岛及周边区域倾斜;参战部队在类似地形进行了高强度、高保密的针对性演练;政治攻势和策反工作悄然启动。
谢文渊坐镇北京,通过加密通讯,密切关注着东南前线的每一步动向。他仿佛能感受到,在那片熟悉的海洋上,一场不同于朝鲜战场模式、却同样关乎国运的新型斗争,正如同海底潜流般,蓄势待发。他知道,这场以夺取一江山岛为目标的行动,其意义远超军事层面,它是在美台勾结的新形势下,探索破局之道的一次重大战略实践,其结果,将深刻影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台海斗争的格局与节奏。
海峡之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一场融军事、政治、外交与情报于一体的综合较量,已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