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卧底惊魂(第1/2页)
疗养院的日子在表面的宁静下,暗流汹涌。那名代号“夜枭”的后勤职员,在几次试探性的接触后,似乎确认了“目标”身上存在的“裂隙”。行动组外围的调查也取得了进展,确认“夜枭”与一个以香港为基地、与台海情报机构有密切联系的走私团伙存在资金和人员往来,是该团伙试图向内陆渗透、建立情报网的重要一环。
时机成熟,“磐石行动”进入更为关键的阶段——引蛇出洞,接触其上线。
经过精心策划,一次“意外”被制造出来。谢文渊,化名谢振华,身份为“对现状不满的退役军官”,在一次独自散步时,“偶然”听到了“夜枭”与另一名可疑人员用隐语谈论一些敏感话题,他表现出适当的警觉和一丝“同道中人”的试探。这次“偶遇”后,“夜枭”对谢文渊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试探转为更积极的靠近。
数日后,“夜枭”终于向谢文渊发出了隐秘的邀请,称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想与他见面,地点在邻市一个鱼龙混杂的码头区仓库。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意味着对方可能准备将他带入其网络的核心圈,但也意味着行动进入了最危险的实地接触阶段。
谢文渊向行动组汇报后,得到了“按计划接触,确保安全”的指令。一个精干的掩护小组提前潜入目标区域,控制了仓库周围的制高点和出入口,监听设备也已就位。谢文渊身上携带了微型录音设备和紧急求救信号发射器。
傍晚,谢文渊按照约定,只身来到那座弥漫着鱼腥味和铁锈气息的废弃仓库。昏暗的灯光下,除了“夜枭”,还有两个面色阴沉、眼神锐利的男子。简单的暗语对接后,对方进行了粗暴但专业的搜身,幸运的是,隐藏的设备未被发现。
“谢先生,久仰。”“夜枭”介绍其中一位戴着鸭舌帽、身形精干的中年人为“老周”,显然是此次会面的主导者。
“老周”目光如鹰隼般审视着谢文渊,问题尖锐而直接:“谢先生曾是那边的人,位高权重,为何会选择这条险路?”
谢文渊早已准备好说辞,他扮演着一个因“理想幻灭”、“遭受不公”而心生怨望,又对过往“同窗之谊”抱有某种不甘与期待的复杂角色。他的话语半真半假,夹杂着对某些具体政策的“批评”,对个人境遇的“不满”,以及对“那边”仍存有“一丝旧情与幻想”的流露。他的表演极富层次,既有知识分子的清高与失落,又有军人的直率与不甘,情绪把控恰到好处。
“老周”静静地听着,偶尔插话追问细节,试图找到破绽。谢文渊依据扎实的历史知识和精心准备的人物背景,一一应对,甚至主动“透露”了一些经过加工、真伪混杂的、关于我军早期渡海作战筹备阶段,已过时或无关键价值的“内部信息”,以增强可信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六章:卧底惊魂(第2/2页)
仓库外的夜色中,掩护小组的成员屏息凝神,监听设备里传来的每一句对话都牵动着他们的神经。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仓库内的气氛时而紧张,时而看似缓和。
突然,“老周”话锋一转,带着一丝诡异的笑容:“谢先生,听说您有一位故人,如今在对面颇受重用,姓陈,可有此事?”
谢文渊心中一震,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对方果然调查了他的背景,并试图用陈瑞生来进一步试探和拉拢他。他脸上适时的露出一丝复杂与追忆,叹了口气:“都是往事了……道不同,不相为谋。”他既未否认与陈瑞生的关系,这无法否认,又刻意表现出一种疏离与惋惜,避免显得过于热切。
“老周”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在判断他话语中的真假,最终点了点头:“谢先生是明白人。如今这边非久留之地,像您这样的人才,理应去到更能施展抱负的地方。我们可以安排。”
这正是行动组希望达成的目标——让对方提出具体的转移或进一步投诚的计划,从而暴露其运作链条和最终目的。
“我需要时间考虑。”谢文渊表现出适当的谨慎与犹豫,“这毕竟不是小事。而且,我如何能相信,过去了就有好结果?而不是兔死狗烹?”
“放心,”“老周”自信地笑了笑,“我们自有渠道证明诚意。不久后,会有人联系您,给您看一些‘东西’。到时候,您再做决定不迟。”他没有透露具体细节,显然仍保有最后的戒心。
会面在一种看似达成初步共识,实则各怀心思的氛围中结束。谢文渊被蒙上眼睛,绕了很久才被送回市区附近。
回到安全屋,谢文渊立即向行动组做了全面汇报。他判断,“老周”及其背后组织已经初步相信了他的“价值”,但尚未完全放心。对方承诺的“证明诚意”的“东西”,很可能是指进一步的考验,或者是展示其与在台高层,可能涉及陈瑞生的联络渠道。
“这是一个重大突破,但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行动组负责人神色凝重,“他们下一步的行动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既要确保您的安全,也要趁机摸清这个网络的完整结构和最终目的。”
谢文渊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已经一只脚踏入了龙潭虎穴。对手狡猾而谨慎,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但他更清楚,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挖出深埋的毒瘤,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建设环境。
他望向窗外,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在这片安宁的景象之下,无声的战争仍在继续。而他,就是冲锋在最前线的战士。下一次接触,必将更加凶险,也必将更接近真相。他摸了摸口袋里那冰冷的微型设备,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