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点吃不惯西餐,我就不去了。”
赵冉的表情顿了一下,一点都不意外。
普通人确实吃不惯西餐。
“西餐还是很好吃的,多吃几次就好了。”
说完,赵冉把手上的袋子递了过去。
...
夜色如墨,写字楼里只剩几盏灯还亮着。财务总监老周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将最后一份数据录入系统,又反复核对了一遍。他盯着屏幕上那串惊人的数字,忍不住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这才半年,三家试点店平均月营收就破六百万?用户留存率接近八成?这哪是做生意,简直是造神。”
他合上电脑,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恒隆广场方向依旧明亮的灯光。他知道,那家藏在商场角落的母婴店,此刻或许已经打烊,但它的影子却早已蔓延到整个城市的中产家庭里。
“陈远啊陈远,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老周苦笑摇头。他是公司唯一一个从创业初期就跟过来的老臣子,亲眼看着陈远把一辆二手面包车改装成移动试用品派送车,看着他在寒冬腊月蹲在小区门口发传单,也看着他为了争取一块广告位亲自去求物业经理喝酒喝到吐血。
那时候没人信他能成事。投资人冷嘲热讽地说:“你一个学机械的,跑去搞母婴?还坚持不做电商、不开加盟店?脑子进水了吧!”连最亲近的朋友都劝他:“别折腾了,找个大厂安稳上班不好吗?”
可陈远只是笑笑,然后继续埋头画图纸、跑工厂、培训店员。他说:“我要做的不是生意,是一份承诺。”
老周还记得第一次看到方幼晴抱着孩子出现在办公室时的情景。那天外面下着大雨,她浑身湿透,怀里婴儿哭得撕心裂肺,而陈远二话不说脱下外套裹住他们,一边轻拍宝宝后背一边低声哄着,动作熟练得像个老父亲。
“那是谁?”事后老周问。
“朋友。”陈远答得简洁。
可谁都看得出来,那不是一个普通朋友。后来才慢慢知道,方幼晴原本是外企高管,怀孕后被职场边缘化,未婚夫临阵退缩,家人劝她打掉孩子。是陈远在医院走廊拦住了她,说了一句:“如果你愿意,我可以陪你一起养。”
没有人相信这话是真的。直到几个月后,他们共同注册了“幼鹿计划”品牌公司,股权五五开,签字那一刻,律师都说没见过这么信任彼此的合伙人。
而现在,这份信任正变成实实在在的数据,在财报上闪闪发光。
***
第二天清晨六点半,陈远已经站在工厂建设工地前。寒风吹得他脸颊发麻,但他一动不动地看着塔吊林立的施工现场。这片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土地,是他咬牙拿下的自有生产基地,总投资两亿三千万,全部来自前期门店盈利和一笔极其苛刻的银行贷款。
“陈总,监理说地基检测合格,今天可以浇筑混凝土。”助理小跑过来汇报。
“好。”陈远点点头,“告诉施工队,钢筋间距必须按图纸来,少一根都不行。这是给全国孩子用的东西,容不得半点偷工减料。”
“明白!”
他转身走向临时办公室,刚进门,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林婉。
他迟疑了一秒,还是接了起来。
“早啊。”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清冷中带着一丝笑意,“没打扰你吧?”
“说事。”陈远语气平静。
“我看了你们最新的运营数据。”她说,“说实话,我很震惊。你不仅活下来了,还活得这么好。我想……能不能安排一次深度交流?不是以竞争对手的身份,而是作为一个真正关心这个行业的人。”
陈远沉默片刻:“你想聊什么?”
“供应链。”她顿了顿,“我知道你在建厂,但原材料采购渠道呢?高端乳胶、有机棉、医用级硅胶??这些核心物料,国内真正达标的供应商不超过五家,而且都被几家国际巨头签了长约。你打算怎么办?”
陈远眯起眼。这个问题,正是他最近彻夜难眠的原因。
目前三家门店所售产品中的高端线,依赖少量进口原料加部分国产替代,勉强维持品质。但一旦全国铺开,需求量暴增,现有供应体系根本撑不住。更麻烦的是,某些关键材料存在“卡脖子”风险,一旦断供,整条生产线就得停工。
他没说话,林婉却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我可以帮你牵线。我在欧洲有几个信得过的合作方,价格贵些,但稳定可靠。当然,代价是你得让我深入了解你的生产流程和技术标准。”
“你不怕我把你的商业机密泄露出去?”陈远反问。
“如果你连这点判断力都没有,也不配走到今天这一步。”她淡淡道,“况且……我相信你。”
这句话像一根细针,轻轻刺破了他心里某层防备。
良久,陈远开口:“下周三,来工厂参观。只限本人,不带团队,不拍照录音。”
“成交。”
挂掉电话,助理小心翼翼问:“真让她进来?万一……”
“没有万一。”陈远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有些人,哪怕曾经走远了,也不会真的背叛初心。林婉不是那种人。”
***
三天后,林婉如期而至。
她穿着简约的黑色大衣,戴着口罩和帽子,身边没有保镖也没有随从,只提着一个轻便的手提包。当她走进尚未完工的洁净车间时,目光扫过自动化灌装线、无菌检测室和智能仓储系统,眼中闪过一丝震撼。
“全封闭式生产?”她问。
“嗯。”陈远走在前面,“每一批次产品都要经过七道质检,包括微生物检测、皮肤刺激测试、重金属筛查。所有数据上传云端,消费者扫码就能查到全程记录。”
林婉停下脚步,看向墙上挂着的一块电子屏,上面实时跳动着各项指标。“你们甚至做了过敏原追踪?”
“婴幼儿肌肤敏感,我们建立了国内首个‘成分透明库’,任何可能导致过敏的辅料都不会使用。”陈远解释,“比如香精、酒精、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全部剔除。”
她忽然笑了:“你知道当年你参赛失败的理由吗?评委说你太理想主义,认为‘绝对安全’不存在。”
“现在我证明给他们看了。”陈远直视她,“不是不存在,是没人愿意付出代价去实现它。”
林婉沉默良久,终于点头:“我会帮你联系德国那家有机棉供应商。他们有个新项目愿意尝试与中国新兴品牌合作,条件是你必须通过他们的ESG审计??环保、社会责任、治理结构三项全达标。”
“没问题。”陈远毫不犹豫。
“还有……”她犹豫了一下,“我想辞职。”
陈远猛地转头。
“我已经提交了辞呈。”林婉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在外企待了八年,每天开会、做PPT、分析财报、压榨代工厂利润……我越来越看不懂自己到底在做什么。直到看到你们这家店,看到那些妈妈抱着孩子离开时脸上的安心表情,我才想起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
她看向他:“我不是来抢生意的。我是想加入你们。”
空气仿佛凝固了。
陈远久久未语。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个拥有跨国资源、顶级人脉、市场洞察力的女人,愿意放弃百万年薪,投身一家还在扩张期的本土品牌。
“你确定?”他终于开口。
“比任何时候都确定。”她微笑,“而且,我觉得你比我更需要我。”
他笑了,伸出手:“欢迎回家。”
***
一个月后,长三角五城直营店同步开业。
开业当天,上海旗舰店迎来一位特殊顾客??一位坐着轮椅的老太太,由护工推着进了门。她手里紧紧攥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个襁褓中的婴儿。
“请问……你们这里有卖那种不会红屁股的尿布吗?”她颤声问道。
店员立刻上前接待,并呼叫了育儿顾问。几分钟后,方幼晴亲自赶来,蹲在老人面前耐心询问需求。
原来,老太太的儿子早年因病去世,儿媳改嫁,孙子从小由她抚养。如今孩子十岁了,仍有严重的尿失禁问题,市面上大多数纸尿裤都会造成皮肤溃烂,每次更换都像一场折磨。
“我们有一款专为特殊儿童设计的医护级纸尿裤。”方幼晴轻声说,“采用蜂窝导流层和抗菌表层,透气性是普通产品的三倍,而且边缘做了加柔处理,不会摩擦伤口。”
老人泪流满面:“能……能让我试试吗?我没多少钱,但我孙儿真的很痛……”
“免费。”方幼晴握住她的手,“不仅是这一包,接下来一年的产品,我们都免费提供。只要您需要。”
消息传开,不少媒体闻风而至。有记者追问:“这是营销手段吗?”
方幼晴摇头:“这不是慈善,是我们本该做的事。每个孩子都应该被温柔以待,无论他是否健康,是否富裕。”
当晚,店内监控视频被上传网络,标题《一家母婴店的温柔》冲上热搜第一。评论区刷满了感动与敬意:
“原来真的有人在认真做品牌,而不是割韭菜。”
“我女儿有湿疹,用了你们的霜好了,谢谢。”
“希望你们越做越大,让更多的孩子不再受苦。”
陈远坐在办公室看完所有留言,一条都没回复。他只是打开内部系统,新增了一项公益计划??“守护星计划”,专门针对残障儿童、留守儿童及困境家庭提供定向援助。
预算栏,他填了一个足以让财务部吓一跳的数字。
***
年底最后一场董事会,股东们齐聚总部会议室。
有人提出质疑:“扩张太快,资金链会不会断裂?”
陈远站起身,投影幕布缓缓落下,显示出一组地图??全国已有十二家直营店投入运营,另有三十个城市正在选址洽谈。工厂已正式投产,首批自主生产的婴儿洗护系列通过欧盟认证。
“我们的复购率稳定在78%以上,会员数量突破十八万,客单价持续上升。”他声音沉稳,“更重要的是,我们建立起了一种信任关系。顾客买的不只是商品,是一种安心感。”
一位老股东叹气:“可你还拒绝资本注入,不肯上市?”
“因为我怕资本改变初心。”陈远直言不讳,“一旦上了市,就要对股价负责,就要追求短期利润。可我想做的,是一个能传承三代的品牌。它不该被季度财报绑架。”
会议室陷入沉默。
最终,大股东举起手:“我支持你。但有一个条件??明年,让我孙子第一个体验你们的新品线。”
众人笑出声来。
散会后,方幼晴靠在窗边,看着楼下员工正在打包新年礼盒。每个盒子里都附着一张手写卡片,写着不同的祝福语。
“你说,十年后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子?”她轻声问。
陈远走到她身后,双手环住她的腰:“我还是你的搭档,你是我的战友。我们可能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可能还没准备好。但不管怎样,我们都会继续守护别人的家庭。”
她回头看他,眼里闪着光:“那……要不要现在就开始准备?”
他一怔:“你是说……”
“我想生个孩子。”她笑着,眼角泛起泪花,“我想让他叫你爸爸。”
窗外,新年的第一场雪悄然落下,覆盖了整座城市。而在无数个温暖的家中,孩子们正甜甜入睡,梦里有小鹿奔跑在晨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