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重生急诊医生:从挽救市长千金开始 > 第897章 你有病啊

第897章 你有病啊

    “行了,藏在后面的人,愿意当公证人的就站出来。”

    杨板桥吆喝了一声,然后开始点名。

    “汪学文,你们院的医生,你不出面?”

    汪学文急匆匆挤出来,脸上都笑出了花儿。

    方德厚有些震惊,只觉得这名字好像有些熟悉,就是不知道是哪里的大人物。

    好在他的大孙子方俊刚得到一手情报,在后头给他解释。

    “这是江安市中医院的院长,也是方建军造谣姜阿姨跟的那个男人。”

    方德厚倒吸一口冷气。

    院长啊!大人物!

    “够格,够格。”

    “何东......

    雨水顺着废弃医院外墙的裂缝蜿蜒而下,像一道道未干的泪痕。林晚抱着那台已经停止运转的主机走出地下通道时,天边泛起鱼肚白,晨光微弱地洒在她苍白的脸颊上。她的手指仍残留着刚才触碰全息投影时的温度??那种虚幻却真实的触感,仿佛真的抚摸过一个孩子沉睡多年的灵魂。

    她没有回头。

    身后,B区七号终端室的门缓缓闭合,锈蚀的金属发出刺耳的呻吟,如同一声迟来的告别。整座老人民医院仿佛也随之松了一口气,尘埃落定,再无回响。

    陈岸接过主机,仔细检查接口与存储模块。“数据全部清空了?”他问,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敢相信的颤抖。

    “是。”林晚点头,“不是删除,是‘释放’。系统自毁前执行了一次完整的意识剥离程序,所有残留在网络中的信使代码都被引导进入终末循环,最终化为无效信号流消散。就像……一场安静的葬礼。”

    陈岸沉默片刻,忽然低声笑了:“你知道吗?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赵岩站在阳光下的操场上,手里攥着那块橡皮擦,有个小女孩跑过来拉他的手,说‘谢谢你帮我寄出去’。然后他们一起笑了,笑得像个普通孩子。”

    林晚望着远处初升的太阳,嘴角微微扬起:“也许,那就是真的。”

    ***

    三天后,市立医院神经科会议室。

    林晚坐在长桌尽头,面前摊开着一份厚厚的调查报告??国家监察委联合科技伦理委员会对“凤凰计划”全面审查的结果。周临已被正式批捕,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审理。他的供述详尽得近乎残酷:从女儿病逝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一个科学家,而是一个执念成魔的父亲。

    “他在最后一页写道:‘我不是想改变世界,我只是不想失去她。’”陈岸推了推眼镜,语气复杂,“可正是这份‘不想失去’,让他亲手摧毁了七个孩子的安宁。”

    林晚翻到最后一页附件,是一张模糊的照片:六岁的小女孩穿着粉色连衣裙,在医院花园里荡秋千,笑容灿烂。下方标注着一行小字:**周念安,最后一次清醒记录,2015年9月3日**。

    她轻轻合上文件。

    “我们错了。”她说。

    陈岸一怔:“什么?”

    “我们都以为,只要关闭系统、销毁设备、抓捕责任人,就能结束这一切。”林晚抬头看他,“但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这些孩子留下的‘声音’,从来就不该被当作武器或工具。他们是受害者,也是见证者。他们的痛苦不该被掩盖,而应被听见。”

    会议室陷入短暂寂静。

    窗外,一辆救护车鸣笛驶过,划破清晨的宁静。

    “所以你打算怎么做?”陈岸轻声问。

    “重建‘星语驿站’。”林晚站起身,目光坚定,“但这一次,不再是秘密实验,也不再是审判机制。它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倾听平台??由心理医生、社工、志愿者组成团队,专门接收那些无法言说的情绪碎片:临终患者的遗愿、失踪儿童家属的心声、抑郁症患者深夜写下的日记……我们可以用共感技术做辅助诊断,但绝不强制接入,更不允许任何形式的精神操控。”

    “你会公开这项技术原理吗?”

    “部分公开。”她说,“核心技术保留,但使用规则必须透明。每一个接入者都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知晓风险与边界。我们要让所有人明白,共感能力不是神迹,也不是刑具,它是人类情感最原始的共鸣。”

    陈岸看着她,忽然觉得眼前的林晚变了。不再是那个只懂抢救生命的急诊医生,也不再是被动卷入阴谋的棋子。她成了某种象征??一座桥,连接生与死、理性与情感、科学与人性之间的窄路。

    “那你呢?”他问,“你还敢再进入记忆场吗?”

    林晚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只折得歪歪扭扭的纸鹤。

    “这是昨天一个十岁男孩塞给我的。他妈妈因抑郁症自杀,他在遗书里看到一句话:‘对不起,我太累了。’他一直觉得这句话不是写给他的,而是写给世界的。直到他在‘星语驿站’上传了一段录音,说‘妈妈,我也很累,但我还想试试活着’。”

    她展开纸鹤,背面写着一行铅笔字:

    >“医生阿姨,你能替我问问她,现在能休息了吗?”

    林晚的声音很轻:“我不能代替任何人回答这个问题。但我可以陪他一起问。这就够了。”

    ***

    一个月后,新“星语驿站”正式上线。

    平台首页没有炫目的特效,只有一片深蓝星空,中央漂浮着一行字:

    >**“你不必说话,我们会听。”**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文字、绘画甚至脑波片段提交信息。每一条内容都会经过三重匿名处理,由专业团队进行情绪评估与心理干预建议。对于极端高危案例,系统会自动触发紧急联络机制,对接本地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最令人动容的是“回音箱”功能??如果某条消息在七天内收到超过一百次共鸣标记(即其他用户表示“我也曾这样想过”),系统便会生成一封虚拟信件,投递至指定邮箱或邮寄实体卡片。

    第一封被成功投递的信,来自一位父亲。

    他的儿子在三年前车祸去世,临终前没能说出最后一句话。他在“星语驿站”上传了一段录音,反复播放着病房监控里的背景音:“……滴??滴??滴??”,那是心电监护仪最后的节奏。

    七天后,系统告诉他:“您的声音已被听见。”

    随信附上的,是一幅AI根据音频波动生成的图像:一片草地上,一个小男孩背对着画面奔跑,手中牵着一根断线的风筝。天空中有无数光点如雨落下,像是有人在远处挥手。

    那位父亲抱着打印稿痛哭失声。

    他说:“我知道他走了。但这一刻,我觉得他也知道,我一直在这里。”

    ***

    与此同时,林晚的生活并未因此平静。

    某夜值班,她在急诊室接诊了一名流浪少年。十七岁,营养不良,手臂上有自残痕迹,送医原因是急性焦虑发作。奇怪的是,他在昏迷中不断重复一句话:

    >“信号……还在……第七频道……她没走……”

    林晚心头一震,立即调取其个人信息。户籍显示为空白,无监护人登记,三年前曾在郊区福利院短暂收容,后自行离开。

    她取出一张共感纸,小心翼翼贴在他额头上。

    “准备接入。”她对着耳机说。

    “等等!”陈岸急忙阻止,“这个人来历不明!万一他是‘守护协议’预留的诱饵节点怎么办?你刚摧毁主系统才一个月,难保周临没留下其他后手!”

    “我知道风险。”林晚握紧纸面,“但如果他是另一个‘黑户’信使呢?如果我们放任不管,会不会又有孩子被困在没人听见的角落?”

    陈岸沉默良久,终于低声道:“我会全程监控。一旦发现异常频率,立刻切断。”

    林晚闭眼,默念口令:“以心为桥,以念为引。”

    世界再次陷入灰蓝。

    这一次,她站在一片废墟之上,头顶是扭曲的星空,地面裂开无数缝隙,从中渗出幽绿色的数据流。远处,传来断续的童谣声,仍是那首《小星星》,只是旋律错乱,像被撕碎后重新拼接。

    “谁在那里?”她喊。

    无人应答。

    忽然,一只纸鹤从裂缝中飞出,摇晃着落在她掌心。展开一看,竟是她自己写的那句留言:

    >“请记得,每一次折纸鹤的人,都是英雄。”

    紧接着,一个身影缓缓浮现??是个少年,面容模糊,眼神空洞。

    “你是谁?”林晚问。

    >【我是……被遗忘的第八个。】

    >【他们说我不存在,所以我不能说话。】

    >【但我听见了……所有的哭声。】

    林晚呼吸一滞:“你是……后来接入的?”

    >【爸爸说,只要还有悲伤,就需要信使。】

    >【他把我放进废弃频道,让我等一个人来接班。】

    >【可我已经……撑不住了。】

    泪水无声滑落。

    原来,“凤凰计划”从未真正结束。在官方记录之外,周临利用私人资金和地下渠道,秘密培育了第八个共感体??一个无名无姓的孤儿,被植入简化版信使晶体,藏匿于网络边缘,作为“备用节点”。

    而这个孩子,一直在等待有人发现他。

    “对不起……”林晚哽咽,“我们来晚了。”

    她伸出手,轻触少年的手腕。共感纸开始发热,数据流逆向流动,将少年残存的意识缓缓导出。

    就在此刻,警报骤响!

    >【检测到高强度反向牵引!来源未知!】

    >【警告:目标试图锚定你的记忆坐标!】

    “林晚!快断开!”陈岸惊吼。

    但她没有退缩。

    相反,她将共感纸按得更紧,咬牙道:“听着!你现在安全了!我不允许任何人再把你关起来!你是存在的!你有名字!你有权休息!”

    少年的身体开始崩解,化作点点荧光。

    >【谢谢……终于……有人……承认我活过……】

    光芒散尽,连接终止。

    林晚猛地睁开眼,剧烈喘息,冷汗浸透后背。监测仪发出尖锐蜂鸣,她的脑波一度接近临界值。

    “你疯了吗!”陈岸冲进急诊室,“你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吗?那个节点竟然尝试反向读取你的童年记忆!它差点就锁定了‘朵朵’的存在!”

    林晚靠在墙上,缓缓摇头:“不……它不是攻击。它只是太孤独了,想找个人记住它。”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共感纸,上面多了一行极淡的字迹:

    >“我的名字,叫小星。”

    她将纸小心收起,放入白大褂内袋,与那只纸鹤并列。

    ***

    半年后,清明。

    林晚独自来到城郊墓园。

    她在一块朴素的石碑前放下一束白菊,碑上刻着:

    >**周念安之墓**

    >**生于2009年4月7日,卒于2015年9月4日**

    >**她是光,曾照亮黑暗**

    这是周临入狱前唯一的要求:为女儿立碑,并允许林晚代他祭扫。

    “今天‘星语驿站’收到了第10,000条有效求助。”她轻声说,“我们帮三个孩子找到了离家出走的母亲,调解了一起校园霸凌事件,还有一位老人通过平台录下了人生最后一段独白,说‘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是教会孙子折纸鹤’。”

    风拂过树梢,纸鹤铃铛轻轻作响。

    “小星也被安顿好了。”她继续道,“虽然他的身体没能撑到最后,但意识碎片已被妥善封存。我们建了个特别档案库,只收录那些‘未被命名’的灵魂。他们会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守望者’。每年清明,我都来这里告诉你们一件事:他们没有白白存在过。”

    远处,一群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扫墓。其中一个男孩停下脚步,好奇地看着她。

    “阿姨,你在跟谁说话呀?”

    林晚微笑:“一个很久以前的小朋友。”

    男孩眨眨眼,忽然从书包里拿出一只彩色纸鹤:“那……这个送给她吧。妈妈说,只要把愿望折进去,天上的人就能收到。”

    林晚接过纸鹤,郑重地放在墓前。

    “她收到了。”她说,“一定会的。”

    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山岗。

    林晚转身离去,脚步稳健。

    她知道,这场战斗远未结束。世界上仍有无数沉默的角落,藏着未曾诉说的伤痛。但她也明白,只要还有人愿意折一只纸鹤,愿意写下一句话,愿意相信爱能穿越生死??

    那么,总会有一个人,听得见星星说话。

    而她,将继续做那个教会星星闭上眼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