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适老化产品的“推广死结”(第1/2页)
十月的风带着桂花香,吹进林舟办公室时,还裹着片金黄的梧桐叶,落在张总监摊开的渠道报表上。报表纸页边缘被反复翻看,卷出细碎的毛边,上面用红色水笔圈着的数字格外刺眼——“适老化智能花盆:月销量120台,预期400台”。张总监指尖捏着笔,在“零售端占比5%”那行字上反复划着,眉头皱得能夹起枚回形针。
“养老院的订单倒是稳,每月固定要50台,可零售端就是打不开局面。”张总监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点疲惫,他把报表往林舟面前推了推,“我跑了五家老年超市,老板们都说,老人来问的时候,一听说要‘按按钮’,就摇摇头走了;还有些子女陪着来的,拿起花盆看两眼,就说‘还不如请个护工帮忙浇花实在,省得我妈按错了’。”
林舟拿起报表,指尖拂过红色的数字,纸页上还留着张总监手心的温度。他抬头看向窗外,办公室楼下的花坛里,几盆普通的绿萝蔫头耷脑的——昨晚下了场小雨,却没人记得给它们浇水。他想起设计适老化花盆时,团队特意把按钮做得比普通花盆大两倍,还刷了醒目的红色,屏幕字体调大到能让老花眼看清,甚至加了语音提示:“已浇水,湿度适宜”。当时老吴还开玩笑说“这花盆,我那八十岁的爹闭着眼都能用”,可现在,这“好用”却成了卖不动的理由。
“走,我们去社区看看。”林舟把报表折好,放进西装内袋——还是上次周年庆穿的那件,袖口的蜡笔印淡了些,却依旧清晰。张总监愣了愣,随即点头:“我正好约了幸福里、向阳院和常青藤三个老年社区的负责人,原本想下周去,现在去也好。”
两人驱车先去了向阳院社区。社区门口的老槐树下,几个老人坐在藤椅上晒太阳,手里握着拐杖,脚边放着暖水瓶。看到林舟他们手里拎的智能花盆,有人好奇地抬了抬头,却没人起身。张总监走上前,笑着递烟:“王大爷,您看我们这花盆,智能浇水的,不用您弯腰……”话还没说完,王大爷就摆了摆手,指了指自己的膝盖:“小伙子,不是我不想用,我这眼神儿不行,按钮再大,我也怕按错了浇多了;再说了,我儿子说,这玩意儿说不定还得插电,万一漏电了咋办?”
旁边的李奶奶也附和:“就是,我家那台洗衣机,儿子给设的自动模式,我到现在都不会用,每次都得等他周末来洗。这花盆再智能,没人教,我们也不敢买啊。”林舟蹲下来,把花盆放在地上,按下红色按钮——“嘀”的一声轻响,花盆底部缓缓流出水,屏幕上跳出“正在浇水,剩余30秒”的字样,声音洪亮。他指着按钮说:“李奶奶,您看,就这一个红色按钮,按下去就浇水,其他按钮都是调模式的,您要是不用,就不用管;而且这是充电的,充一次能用半个月,安全得很。”
李奶奶凑过来,眯着眼睛看了看,却没伸手:“听着是好,可我没试过,心里没底。万一我按了没反应,或者水浇多了把花淹死了,多可惜啊。”林舟还想再说,李奶奶的儿子骑着电动车过来了,看到花盆就皱了眉:“妈,您别听他们的,这玩意儿看着就复杂,您要是想用,我每天过来给您浇花就行,买这个浪费钱。”说着,就扶着李奶奶往楼里走,李奶奶回头看了眼花盆,眼神里带着点惋惜,却终究没再说什么。
接下来的常青藤社区也是如此。社区活动中心里,老人们在打麻将,林舟把花盆放在桌子旁演示,有人凑过来看,可一听说要自己操作,就纷纷后退。有个阿姨倒是感兴趣,拿起花盆摸了摸,却被旁边的老伴拉走:“你忘了上次买的扫地机器人?用了一次就坏了,还花了两千多,这花盆说不定也是样子货。”
跑了三个社区,太阳已经西斜,金色的光透过社区的梧桐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林舟和张总监坐在路边的长椅上,手里拿着没喝完的矿泉水,瓶身凝着水珠。“问题找着了。”林舟拧开瓶盖,喝了口凉水,“一是体验缺失,老人们没亲手试过,光听我们说,心里没底;二是信任问题,子女们怕老人用不明白,也怕产品不安全,宁愿自己来或者请人,也不愿买。”
张总监点头:“那怎么办?总不能一个个上门教吧?”林舟看着远处,几个孩子在社区广场上玩滑板,手里拿着彩色的气球。他突然想起周年庆时,孩子们围着智能花盆的样子——他们不怕尝试,因为有人教,有人陪着。“我们搞‘社区体验日’。”林舟眼睛亮了,“带着产品上门,让老人们亲手试,我们现场教;另外,找些子女来帮忙宣传,他们最懂老人的顾虑,也最有说服力。”
“找子女?找谁啊?”张总监疑惑。林舟笑了:“苏晴不是认识不少育儿社群的宝妈吗?她们大多要照顾老人,给父母买东西也谨慎,要是她们觉得好,推荐给其他子女,比我们说一百句都管用。”
当天晚上,林舟回家和苏晴说了想法。苏晴正在给浩浩讲故事,手里拿着本《小花的成长日记》,听到后眼睛一亮:“我正好认识几个宝妈,她们都给父母买过不少适老化产品,有经验。我明天就联系她们,让她们来当‘讲解员’。”浩浩从床上爬起来,举着手里的迷你花盆模型:“妈妈,我也要去,我会用这个花盆!”林舟摸了摸他的头:“好,浩浩也去,给爷爷奶奶们演示。”
一周后的周六,第一个社区体验日设在了幸福里社区。社区活动中心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窗户敞开着,桂花香飘进来,落在铺着红布的桌子上——上面摆着十台适老化智能花盆,红色按钮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苏晴带着五个宝妈早早来了,她们都穿着家常的衣服,有的还带着孩子,手里提着给老人们准备的小礼物——自己做的饼干、织的围巾。
宝妈李姐是第一个到的,她穿着碎花围裙,手里牵着四岁的女儿萌萌。看到林舟,她笑着递过一袋子饼干:“林总,我妈用你们这花盆快半个月了,说特别好用,我今天特意来帮忙,也让其他叔叔阿姨都知道这好东西。”说着,她把萌萌抱到椅子上,拿起花盆:“萌萌,给妈妈当小助手,我们给爷爷奶奶们演示好不好?”萌萌点点头,小手里拿着玩具浇水壶,模仿着花盆浇水的样子。
九点多,老人们陆续来了。有的被子女搀扶着,有的自己拄着拐杖,活动中心很快坐满了人。林舟简单介绍后,李姐就拿着花盆走上前,站在老人们面前:“叔叔阿姨们好,我是李娟,我妈今年78岁了,眼睛有点花,手脚也不太利索,可她用这花盆,三天就学会了。”她指着红色按钮,声音洪亮:“大家看,就这个红色的大按钮,按一下就浇水,按下去的时候,它还会说话告诉您‘正在浇水’,浇完了也会说‘浇水完成’,不用您盯着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章适老化产品的“推广死结”(第2/2页)
说着,她把花盆递给旁边的王阿姨:“王阿姨,您试试?不用怕,按错了也没事。”王阿姨犹豫了一下,伸出颤巍巍的手,指尖碰了碰红色按钮——“嘀”的一声,浇水声响起,语音提示也随之而来:“正在浇水,剩余30秒”。王阿姨眼睛亮了,笑着说:“哎,真管用!声音也大,我听得清!”她又按了一次,看着水缓缓流出,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比我家孙子的玩具还简单!我家那盆绿萝,总忘了浇水,有这个就好了。”
旁边的张阿姨也凑过来试了试,还让李姐教她调浇水时间。李姐耐心地讲解:“您要是想早上浇水,就按这个绿色按钮,调到‘早8点’,它每天都会准时浇,不用您记着。”张阿姨点点头,转头对身边的女儿说:“你看,这多方便,我就要这个。”女儿愣了愣,随即笑了:“妈,您要是喜欢,咱们就买一台。”
当天的体验日,气氛格外热烈。老人们围着花盆,有的试操作,有的问价格,有的还和身边的老伙计商量着一起买。宝妈们也忙着答疑,分享自己给父母用花盆的经验。萌萌还拿着迷你模型,给老人们演示:“爷爷奶奶,这个小的和大的一样,按红按钮就浇水哦!”逗得老人们哈哈大笑。活动结束时,一共订出去20台花盆,还有不少老人留了电话,说想让子女再来看一看。
“没想到这么顺利!”张总监看着订单,笑得合不拢嘴。林舟也松了口气,看着活动中心里收拾东西的宝妈和孩子们,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不是花盆有多好,而是老人们感受到了被理解,子女们看到了安心。
可没高兴几天,新的问题又来了。张总监拿着超市的反馈报表,皱着眉找到林舟:“社区体验日订的货都送了,可超市那边还是不愿意铺货。我找了五家社区超市,老板们都说,虽然体验日反响好,但平时来买的人不一定多,怕进了货卖不出去压库存,占地方还占资金。”
林舟拿着报表,翻看超市老板们的反馈——“担心滞销”“希望先卖后结”“怕售后麻烦”。他想起周年庆时,给乡村小学送花盆,校长也担心孩子们不会用,可后来看到孩子们的种植日记,才放下心来。现在超市老板们的顾虑,和当时的校长一样,都是怕“不确定”。
“我去和超市老板们谈谈。”林舟放下报表,拿起车钥匙。张总监跟在后面:“我陪你去,我认识几家老板。”两人先去了幸福里社区门口的惠民超市,老板姓刘,五十多岁,正忙着理货。看到林舟他们,刘老板放下手里的蔬菜,叹了口气:“林总,不是我不想进,你看我这超市,就这么大地方,货架都满了,要是进了花盆卖不动,占着货架不说,还压钱,我这小本生意,经不起折腾。”
林舟笑着递过一瓶水:“刘老板,我理解您的顾虑。这样,我们先给您铺10台试销,不用您先付钱,卖完了再结款;要是卖不掉,一周后我们来拉走,不占您的货架,也不影响您的生意。您看怎么样?”刘老板愣了愣,有点不敢相信:“真的?卖不掉你们拉走?”林舟点头:“真的,我们还负责售后,要是有老人不会用,我们随时过来教。”
刘老板搓了搓手,看着林舟手里的花盆:“那行,我就先试10台。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卖不动,你们可别耽误我进货。”林舟笑着说:“您放心,要是卖不动,我们马上拉走。”当天,两人又跑了四家社区超市,都提出了“试销10台,卖完结款,卖不掉拉走”的方案。老板们见没有风险,纷纷同意铺货,有的还主动问:“要是卖得好,你们能及时补货吗?”
两周后,林舟接到了刘老板的电话,电话里的声音格外激动:“林总!10台花盆全卖完了!今天还有老人来问,你们什么时候再送点过来?”林舟笑着说:“刘老板,我们下午就给您送20台过去,您看够不够?”挂了电话,张总监也拿着其他超市的反馈过来了:“其他四家超市的试销花盆也卖得差不多了,常青藤社区的那家,还想多进5台。”
林舟走到办公室窗边,看着楼下花坛里的绿萝——已经有人用了适老化智能花盆,此刻叶片翠绿,生机勃勃。他想起体验日时,王阿姨按下按钮时的笑容,想起刘老板同意试销时的犹豫,想起宝妈们耐心讲解的样子。这“推广死结”,其实不是产品不好,也不是老人不需要,而是缺少一个“放心”的理由——让老人放心尝试,让子女放心购买,让渠道放心铺货。
当天下午,林舟和张总监一起给惠民超市送花盆。刘老板早就等在门口,看到货车就迎了上来,笑着说:“林总,你们这花盆是真好用,昨天有个张大爷买了一台,今天又带了两个老伙计来,说要给家里的花也‘配个智能助手’。”林舟蹲下来,帮刘老板把花盆摆在货架最显眼的位置——红色按钮对着过道,方便老人看到。
货架旁,有个老奶奶正拿着花盆看,旁边的孙女说:“奶奶,这个就是李阿姨说的智能花盆,按红按钮就浇水,我教您。”老奶奶笑着点头,手指轻轻碰了碰红色按钮,“嘀”的一声,语音提示响起,老奶奶的眼睛瞬间亮了,像看到了宝贝。
林舟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只是适老化产品推广的开始,以后可能还会遇到新的问题——比如偏远社区的老人买不到,比如有些老人不会充电。但他不害怕,因为他身边有张总监这样的伙伴,有苏晴和宝妈们这样的支持者,还有那些愿意尝试的老人们。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洒在超市的货架上,也洒在林舟的笑脸上。他想起周年庆时成立的乡村教育公益基金,想起孩子们的种植日记,想起此刻货架上的智能花盆——这些都是“约定”,是和乡村孩子们的约定,是和老人们的约定,也是和自己的约定:要做有温度的产品,要把便利和温暖,送到每一个需要的人身边。
风吹过超市的门帘,带着桂花香,也带着老人和孩子们的笑声。林舟知道,这“推广死结”解开的,不只是销量,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这份信任,会像适老化花盆里的水,滋养着更多的“梦想”,让它们在时光里,慢慢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