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 第99章 吾婿乃麒麟之才,玄德得之天数否

第99章 吾婿乃麒麟之才,玄德得之天数否

    第99章吾婿乃麒麟之才,玄德得之天数否?吾未尝不可辅也!

    荀彧心中的震惊,比荀绍只多不少。

    自己辞官归乡,将来若刘备染指颍川,与那位素未谋面的女婿见面,自然是早晚之事。

    可荀或却作梦也没料到,他与边哲的见面,会提前这麽早。

    还是以这样的方式。

    「郎君当真—当真就是传闻中,那刘使君的军师边玄龄?」

    荀或到底是见惯大风大浪之人,很快平伏下心绪,试探性再问道。

    边哲自没必要藏着腋着,微微点头默认。

    荀或暗吸一口凉气,心头再次翻江倒海起来,不禁上下打量起了边哲。

    眼前这年轻人,便是从曹操屠刀下,逃过一劫的边让遗子。

    更是那个横空出世,以奇谋妙计助刘备异军突起,逐曹操破吕布而败袁术,令刘备以一织席贩履之身,数月间雄据徐兖,威震中原的奇人高士!

    当然,还是他女儿荀兰的丈夫,是他荀或的女婿。

    一时间,荀或心中五味杂陈,思绪澎湃,只怔怔的望着边哲,一时失了仪态。

    「正是在下。」

    边哲微微点头,示意左右给二人设座,接着问道:「不知两位尊姓大名?」

    这一老一少二人虽来历不明,但皆已更换过衣服,身上并未携带兵器。

    自己又有徐盛在侧保护,左右皆是精锐亲兵护卫,倒也不怕这二人是什麽细作,心存什麽歹意。

    荀或跪坐下来,强压下翻腾思绪,拱手自嘲一笑:「我叔侄不过商贾而已,贱名不值一提。」

    商贾?

    边哲目光如刃,上下打量他二人一眼,随口问了一句:「两位应该是从江都方向而来,不知现下那里盐价几何?米价又是几何?」

    「这—」

    荀或被问到了知识盲区,立时语塞。

    所谓术业有专攻,曹军中钱粮之事不归他管,粮价盐价这等专业之事,他自然是答不上来。

    边哲嘴角微扬。

    连盐价和粮价都不能张嘴便答,算什麽商贾?

    「我猜二位多半是曹营文吏,不是兖州便是颍川籍人,现下应该是想弃曹归乡,却又不愿转投到我主麾下,故而才假称商贾吧。」

    边哲轻描淡写一语,戳穿了他二人身份。

    荀或心头微凛。

    荀绍更是眼眸瞪大,再瞥了荀或一眼:

    老叔啊,你这女婿果真神机妙算,就问咱们一句盐价粮价,就推测出了咱们的身份!

    荀或亲身领教过了边哲的智计,震撼之馀,心下不禁也是感慨万千。

    于是面露苦笑,歉然一拱手:「人言边军师神机妙算,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不错,我等确实来自于曹营,也确是想辞官归乡,只是不想惹下不必要的麻烦,才未敢实话。」

    「我等苦衷,还望边军师见谅。」

    边哲自然也不屑斤斤计较。

    先前他为老刘举荐的那些人才,大多数虽都愿为老刘出仕,其中也不乏心存摇摆者,婉拒了老刘的招揽。

    对于这些人,老刘皆大度待之,赠与他们盘缠礼送归乡。

    毕竟强扭的瓜也不甜嘛。

    这些人不愿为老刘效力,无非还是顾虑老刘出身太低,怕出仕老刘是才出一坑,又跳进另一个坑。

    如今老刘接掌徐州,声威实力皆大增之后,这些人中回心转意,又主动出来求为刘备效力者,亦不在少数。

    眼前这二人,显然便是同一类人。

    念及于此,边哲遂大度一笑:「我家主公素来宽仁大度,二位只要不与我主为敌便可,我主的营门也随时为你们敞开,两位什麽时候想通了,自可来投便是。」

    荀或暗松了口气,心头波澜再起。

    自己这女婿的大度,是他没想到的。

    原本他以为,自己这女婿狡黠诡诈,知晓自己是曹营旧吏,定然不会轻易放手。

    不料边哲竟如此大度,容他来去随心。

    所谓有其主,必有其臣。

    边哲这个臣属如此胸襟,想来那刘玄德的胸襟气量,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曹操与之相较,确实是要黯然失色不少。

    「两位既是从江都而来,有件事二位可否如实相告?」

    边哲示意左右,为他二人添了一碗汤茶去寒。

    不强迫他们是不强迫,有机会套取些曹营情报,还是要的。

    荀或接过女婿的汤茶,淡淡一笑:「边军师想问什麽,凡在下所知,定知无不言。」

    边哲目光望向江都方面,缓缓道:「我想知道,曹操逃往江都后,是否迁怒于荀彧荀公,对其下了毒手?」

    此言一出,荀或手中汤茶微微一晃。

    自己这位女婿,竟然猜到了江都城中,自己被曹操猜忌之事。

    荀或强按下心绪,故作惊奇道:「那荀文若乃曹公谋主,边军师何出此言?」

    边哲面露讽刺,冷冷一笑:「曹操此人虽雄才大略,却疑心病极重,他真正信任者,只有他曹氏夏侯氏宗亲,以及典韦等寥寥几个外姓而已。

    「我与曹操有灭门之仇,又纳荀公之女,以曹操的疑心病,如今遭此惨败,怎麽可能不猜疑到荀公头上?」

    「就算曹操顾荀公对颍川士人的影响,不敢对荀公下毒手,夏侯惇曹仁等人恨于我杀他们兄弟之仇,又岂会善罢甘休?」

    一旁荀绍,听得这番话,已是目瞪口呆。

    荀或虽表面极力克制,手中茶碗却也在微微颤栗。

    自己这女婿洞察推演之能,当真是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

    曹操,曹仁,夏侯惇等一言一行,竟与他推算相差无几!

    「此子之能,配得起神机妙算四字,无怪乎曹公会输到如此之惨—」

    荀或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般感慨。

    半晌后,他方缓过神来,脸上勉强堆起几分歉意:「边军师所言,也许确有其理,只是在下官职低微,所知消息有限,恐怕不能回答边军师所问。」

    边哲眼神略感失望,遂也不再多问。

    这般闲聊之间,江上风浪已停,前方淮阴城轮廓依稀可见。

    边哲遂叫徐盛先往淮阴港停靠,放二人下船。

    不多时,船行靠岸。

    「我已交待下去,令渡头给二位另安排了一艘船,还有些许盘缠,当足够二位还乡。」

    「在下还要赶往盱眙大营,就不便与二位同行了。」

    「我还是那句话,二位什麽时候想通了,我家主公营门,随时为你们敞开。」

    「咱们后会有期。」

    边哲拱手告别,尔后转身上船。

    战船再次启航,徐徐驶离栈桥,向淮水上游而去。

    荀或和荀绍叔侄,则立于栈桥上,目送边哲远去。

    「叔父,我看我这妹夫,对叔父的安危甚是关心,叔父为何适才不与他相认?」

    「还有,这玄德公胸襟气量,远胜于曹公,如今又手握徐兖二州,又有我这妹夫辅佐,可谓前途无量。」

    「且此人乃刘氏后裔,与叔父同怀匡扶汉室之念,叔父何不就留下来辅佐他呢?」

    见左右无人,荀绍迫不及待劝说道。

    荀或却面露苦涩,叹道:「吾曾向曹公承诺,不会再事其他诸侯,当归隐乡野终老,焉能食言而肥?」

    荀绍却瘪了瘪嘴,冷哼道:「叔父是答应过曹公,可曹公也曾答应叔父,会放叔父安然回乡,却纵容曹仁等谋害叔父。」

    「说起来,这是曹公失信在先,叔父又何必再迂腐守信?」

    荀或心头一震,一时沉默不言。

    良久后,他并未回答荀绍之言,却只拂了拂手:「走吧,先上船吧。」

    荀绍面露一丝失望。

    看荀或这态度,并未被他说动,还是决意起程归乡。

    「颍川就先不必急于回去了,咱们就先在徐州四处走走,看看那刘玄德是如何施仁义于徐州百姓。」

    正当荀绍失望时,荀或这番话却忽然给了他希望。

    不急着回颍川,要在徐州走走看看—

    就说明荀或已经动摇,有了投靠刘备的意思了呗。

    荀绍脸上阴霾一扫而空,欣然应声。

    荀或目光望着边哲远去的背影,轻捋细髯,口中喃喃道:「没想到,我荀或竟能得如此麒麟之子为婿,当真是天数无常,福祸难料也—」

    淮水北岸,汉军大营。

    盱眙城位于淮水南岸,刘军安营于北岸,与肝眙城隔淮水相望。

    中军大帐内。

    边哲已在喝着接风酒,听着陈登描述敌我两军兵力对比。

    「我军新增一批整编降军,现下在盱眙一线兵力,已达到两万三千馀人。」

    「然袁术闻知孙策大败兵,亲率一万大军东进增援,两军合兵约有三万馀众。」

    「袁术兵力虽略占优势,然则无骑兵可用,勉强算与我军实力相当。」

    「然袁术应该是听了孙策劝告,吃了下相一败的教训,并未有打算与我军决战企图,一直选择据守盱眙不战。」

    陈登手指着沙盘,将敌我双方优势劣势一一点明。

    接着话锋一转,向北一指:「据充州方面传来消息,袁绍在得知主公大破袁术和曹操后,已为吕布送去了近三万斛粮草。」

    「除此之外,袁绍还在为东郡一线的袁熙所部增加兵马。」

    「故登推测,袁绍应该是惊于主公连破袁术曹操,即将坐稳徐州,故而不得不开始扶持吕布,甚至打算亲自下场。」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我们必须要尽快拿下盱眙,关闭徐州南大门,方可尽快抽身北上,拿下兖州全境!」

    陈登的目光望向了边哲。

    刘备和赵云张辽等,皆也目光看了过来。

    显然在他来盱眙之前,大家伙已经商议过,却未有万全之策。

    难题已摆在眼前,众人皆在等着他来破局。

    这般局面,边哲在来的路上,却早已推算的七七八八。

    不等老刘相问,边哲便乾脆利落道:「袁术麾下诸将,皆泛泛之辈,唯一可恃者,不过孙策尔。」

    「哲在来时路上已酝酿一策,可叫袁术自断臂膀,将孙策纵虎归山,让他和曹操去争江东。」

    「孙曹二人皆渡江,则主公再无后顾之忧,袁术可破,盱眙可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