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 第100章 项羽若肯过江东,天下未必为汉

第100章 项羽若肯过江东,天下未必为汉

    第100章项羽若肯过江东,天下未必为汉家天下,吾不做项羽!

    刘备看向陈登,眼神中有种「智者所见略同」的意味。

    显然边哲在未归之前,陈登也指出了夺取盱眙的先决条件,乃是剪除曹操和孙策两块绊脚石。

    曹操虽遭惨败,龟缩至了长江北岸,手中却仍握有两三千残兵败将。

    若其向袁术低头求援,不排除袁术会为其援助兵马,令其北攻高邮,威胁侧后。

    这麽一来,高邮一线的张飞军团,至少得部署五千人左右兵马。

    若没有曹操的牵制,张飞军团就能西调盱眙,与主力会合。

    合兵之后,盱眙一线兵马将接近三万。

    这个数量,将与袁术军团旗鼓相当。

    而在骑兵的优势加成下,老刘对袁术还将实现强弱逆转。

    另一个就是孙策。

    就凭下相一役,孙策最先采取了打持久战策略,便证明袁术诸将中,真正能打的唯孙策一人。

    踢走孙策,袁术便等于自断一臂!

    破之,岂非易如反掌?

    「玄龄与元龙所思,可谓不谋而合也。」

    刘备深以为然,尔后却道:「只是吾与元龙等商讨数日,并没有商量出个万全之策,幸得玄龄已有破局之法。」

    「适才玄龄说,令曹操和孙策去争江东,可否详说?」

    众人皆竖耳倾听。

    边哲抬手一指沙盘,不紧不慢道:「如今形势对曹操而言,上策乃是即刻渡江,收取江东诸郡,可得偏安一隅之势。」

    「然以曹操的野心,不到最后一刻,断然不会放弃逐鹿中原的希望,故哲料其必会向袁术求取兵马,以图肆机重夺广陵,再取徐州。」

    「那麽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曹操得不到袁术的兵马支持,断了他夺回广陵的念想。」

    陈登微微点头,说道:「登先前也想到了这一节,只是如何才能令袁曹反目,登暂且未能想出良策。」

    边哲一笑,接着道:「如何令袁曹反目,咱们可从袁术的性情上下手。」

    「袁术此人暴躁易怒,骄横自大,却又气狭量小,是个极为情绪化之人,简而言之,便是长了一副大人皮囊,却爱耍小孩性子。」

    「曹操避往广陵,对他曲意逢迎,卑躬屈膝,袁术便洋洋自得,沾沾自喜而疏于戒备。」

    「若他得知曹操对他背后捅刀,暗中算计他,其必恼羞成怒,对曹操恨之入骨。」

    话锋一转,边哲目光望向赵云:「哲记得子龙曾俘获其兄袁胤,主公可藉此人之口,将曹操驱狼吞虎,黄雀在后之计,向袁术戳穿。」

    「袁术若得知曹操利用他牵制我军,却意图偷袭盱眙,将徐州独吞,势必会勃然大怒,拒绝对曹操施以援手,甚至还会发兵攻之。」

    「如此,曹操得不到袁术援手,则北向无望,只能渡江攻取江东。」

    「曹操一过江,则翼德军团便可从广陵抽身,前来盱眙与主公会师也。」

    众人恍悟,帐中顿时议论纷起。

    「爱耍孩童性子—军师对这袁公路的性情,确是拿捏的精准。」

    陈登连连点头,便道:「登记得去岁朝廷派太傅马日,往淮南为袁术封官赐爵,没想到袁术竟强抢了其符节,并将马日扣留。」

    「如此荒唐所为,全然没有四世三公之风,俨然便一肆意妄为之顽劣孩童。」

    「既是如此,袁术行事必不会顾全大局,皆凭其喜怒而已。」

    「登以为,军师此计可行。」

    听得两位谋臣所言,袁术在刘备心中的形象,瞬间矮了半截。

    四世三公又如何?

    你袁氏一族,也并非皆似袁绍那般乃人中龙凤,虚有其名,外强中于者也不乏其人嘛—

    「军师言之有理,那就依军师此计来剪除曹操。」

    刘备欣然采纳,接着问道:「但这孙伯符,军师打算如何剪除?」

    边哲酒樽指向了沙盘盱眙所在,缓缓道:「孙策此人,与纪灵等不同,并非是袁术部将,严格来说只能算是客卿。」

    「此人虽年轻却有宏图大志,哲料其早有收取江东,自立为雄之野心,只是袁术迟迟不肯将孙坚所留部曲交还,故未能付诸实施。」

    「主公可修书一封给孙策,明言无意与他孙氏为敌,并告知其曹操将渡江收取江东。」

    「孙策对江东觊觎已久,怎可能任由曹操捷足先登?」

    「故哲料其得知此消息,必会不择手段向袁术索回其父所留部曲,渡江与曹操争夺江东。」

    「如此,则袁术麾下最堪大任之将,就此被从盱眙一线踢开,主公再破袁术,又有何难?」

    刘备眼前豁然开朗。

    边哲这一计的本质,乃是利用曹操和孙策对江东的凯觎,令此二虎过江相争。

    如此,则等于剪除了袁术左右之羽翼。

    尔后速破袁术,不说易如反掌吧,至少也是胜算大增。

    「军师此计,可谓之二虎竞食之计,确实是将孙策和曹操所谋洞若观火。」

    陈登先是点头赞同,接着却话风一转:「只是登确有耳闻,说是孙策曾几次向袁术索取其父所留部曲,却屡屡为袁术敷衍拒绝。」

    「就算孙策得了主公提醒,急于过江去与曹操争夺江东,他又如何向袁术索要孙氏部曲,袁术又怎会放他过江?」

    刘备眼眸一动,不禁抬头看向边哲。

    陈登提醒的有道理啊。

    凭什麽你孙策要,我袁术就必须给?

    当初我能敷衍你,现在为什麽不能继续敷衍下去?

    你手中没有兵马部曲,你就算是项羽再生,光杆司令一条又有何用?

    再说了,就算袁术还了你孙家部曲,不放你过江去取江东,你又能如何?

    「主公元龙尽可放心,孙策手中握有一袁术梦寐以求之物,只要他肯舍得,袁术对他定然是有求必应!」

    边哲眼中掠起一抹别有意味之笑意。

    袁术梦寐以求之物?

    刘备眼神茫然。

    一旁陈登眼珠微转,却会心一笑,当即一拱手:「主公,登料军师这一计定然可成,北面袁绍过河在即,事不宜迟,当速速行事才是。」

    刘备眼中疑色退散。

    自家军师素来算无遗策,计谋既出,自然是胸有成算,自己何必无谓揣测?

    当下刘备再无疑虑,欣然道:「好,备现下就修书一封给那孙伯符。」

    「来人,将那袁胤速速押解前来。」

    边哲眼中精光闪过,便又道:「主公,光是传个话就放袁胤回去是便宜了他,哲以为,我们还当利用他,为下一步引袁术出战—」

    当下边哲便将计策,娱娓道来。

    刘备笑了,大赞道:「军师这一计,与当日利用魏续之计,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好好好,皆依军师所言便是!」

    ■

    四日后,江都城。

    府堂内,曹操负手而立,正盯着壁上所悬地图。

    「中原,江东,中原,江东—」

    这四个字,在曹操口中反反覆覆碎碎念,不知已念了多少次。

    戏志才夏侯惇等彼此对视,皆心知肚明。

    曹操还是在纠结。

    到底是渡江收取江东,还是继续执着于逐鹿中原的残存希望。

    脚步声响起,亲卫匆匆而入。

    「启禀主公,蒋干已归来,请求向主公复命!」

    曹操眼眸募然一亮,猛的转身一拂手:「快,速传蒋子翼前来见吾。」

    众人的神经,皆也随着蒋干这个名字而紧绷起来。

    作为新近归附的名士,蒋干以辩才名动江淮,故此番被曹操委以重任,前往盱眙面见袁术,向其请求援兵。

    蒋干归来,必是带回了袁术的回覆。

    这个回复,将直接决定,曹操是渡江取江东,还是继续北向争徐州。

    他们所有人的命运,皆也将由袁术的这个回复左右。

    须臾,一名年轻文士步入堂中,拱手参拜。

    「子翼,袁术是如何回复的,他可愿为吾施以援手?」

    不等蒋乾礼毕,曹操便迫不及待上前扶起问道。

    蒋干一叹,愧然道:「干有负主公所托,没能为主公求来袁术的援兵。」

    众人脸上的期许之色土崩瓦解。

    曹操身形微微一晃,眼中希望随之熄灭,整个人瞬间如霜打的茄子蔫了下去。

    「这不可能,给我们增兵对袁术有利而无害,他为何不肯?」

    夏侯惇却不肯接受,激动的喝问道。

    所有人的目光,齐聚向了蒋干。

    蒋干又是一声叹息,默默道:「干原本已说服袁术施以援手,谁料那被刘备所俘的袁胤却忽然归来,对袁术宣称当初主公让出盱眙,乃是驱狼虎吞之计,只为—」

    蒋干遂将袁胤揭穿曹操计谋经过,尽数道了出来。

    「干当场反驳那袁胤,称此乃刘备离间之计,谁料安民公子竟然未死,还投靠了袁术。」

    「他竟然当场站出来,证实了袁胤所说,将主公当初布局和盘托出。」

    「袁术当场勃然大怒,非但拒绝施以援手,还宣称要发兵讨伐主公,接着便将干给乱棍逐出。」

    「主公,干已尽我所能,实在是—」

    蒋干无可再言,只得一声无奈长叹。

    堂中一片哗然。

    「袁胤所为,定然是大耳贼离间之计,此必那边哲的手段!」

    「可安民公子为何会投靠了袁术?竟然还出卖主公?」

    「是啊,安民能将坐骑让给孟德,如此一个忠孝的孩子,怎会出卖我曹家?」

    「为什麽?这到底是为什麽?」

    戏志才,夏侯惇,曹仁等谋臣宗亲,皆是匪夷所思,惊疑不解。

    唯有典韦却心知肚明,偷偷的瞥向了曹操。

    此时之曹操,拳头紧握,牙关暗咬,脸色时红时白。

    曹安民会投靠袁术,是他万没料到。

    这个已被他们奉为「忠孝典范」的好侄子,为何会出卖他,他却比谁都清楚。

    曹安民这是在报复他啊!

    报复典韦夺马,报复他这个做叔父的将其抛弃。

    曹操是有苦难言,只能将这恶果默默的吞下去。

    「主公,袁胤之事是否为边哲离间之计,安民公子为何会背叛主公,现下争论已无意义。」

    「得不到袁术援兵,还与其反目,这江北我们是再无立足可能,徐州也再无收复可能。」

    戏志才打断了众人议论,向着曹操郑重其是一拱手:「主公,过江吧。」

    大堂内,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齐聚向了曹操。

    曹操沉默不语,眼中依旧流转着不甘心。

    戏志才见状,只得再劝道:「当年项羽若肯过江东,未必没有卷土再起之机,这天下也未必会是汉家天下。」

    「自古雄主,皆为能屈能伸之主,志才相信,主公定然不会学项羽意气用事,宁死不肯过江东吧!」

    曹操身形一凛,眼眸募的一聚,似是猛然被戏志才点醒一般。

    权衡良久,沉默良久后。

    曹操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到堂门前,自光望向了滚滚长江方向,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长叹。

    「天意如此,吾如之奈何?」

    「罢了,过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