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季汉帝师,从教刘备反夺兖州开始 > 第101章 传国玉玺也不过一破石头!天命

第101章 传国玉玺也不过一破石头!天命

    第101章传国玉玺也不过一破石头!天命不在天,在吾手中之剑!

    两天后,渡头。

    一艘艘的舟船,载着数千曹军士卒,以及钱粮家眷,徐徐驶离渡头,向南岸丹阳郡进发。

    曹操却立于栈桥,迟迟没有登船。

    此时的他,正负手而立,面带着不舍神情,望着熊熊燃烧的江都城。

    自己前脚一过江,高邮的张飞后脚就会发兵南下,进占江都城。

    于是曹操心一横,于脆下令将江都城付之一炬。

    这江都城我可以给你刘备,可你得到的也只是一座烧成残垣断壁的废墟而已。

    如此,一者算是对刘备的稍稍报复,二者也是对全军将士,以示破釜沉舟的决心。

    「刘备,吾不是项羽,你也不是高皇帝!」

    「待吾收取江东,早晚必打过长江,夺回你从吾手中夺走的一切!」

    望着熊熊烈火,曹操心中暗暗发誓。

    嘴炮放过,正待转身登岸时,一骑自北飞驰而来。

    典韦警觉心起,召呼左右亲卫,拦在了曹操跟前。

    「是丁正礼!」

    曹操一眼认出来人,面露惊喜。

    典韦也认出了那人,这才让了开来。

    「仪拜见姑丈~~」

    年轻公子滚鞍下马,拜倒在了曹操脚下。

    丁氏乃沛国大族,他与父亲曹嵩皆娶丁氏一族为妻,丁氏一族等同于外戚。

    丁仪称丁夫人一声姑母,自然要管曹操叫姑丈。

    「正礼,你—你怎麽会来江都?」

    曹操忙将丁仪扶起,一脸惊喜的问道。

    根据此前消息,丁仪当初是在梁父被刘备所阻,跟随曹昂程昱北渡黄河,依附了袁绍。

    河北至广陵千里之遥,丁仪却突然出现在眼前,焉能不令他为之惊喜。

    「姑丈,仪乃是奉子修之命,不远千里来向姑丈报喜!」

    丁仪道明了来意。

    曹操却是一愣。

    你曹昂这个长子,为保性命都抛弃了我这个老子,去投靠了袁绍了,还有什麽喜可报?

    「当时子修乃是为救姑母,不得已才为程仲德所劝,北上投靠了袁绍。」

    「子修他虽身在袁营,却时时刻刻惦念着姑丈,无日无夜不想前来与姑丈团聚。」

    「只是一者袁家对他监管甚紧,二者子修失了一眼,太过显眼,恐南下之时为刘备军阻截,所以一直未敢成行。」

    「子修和仪等,从未曾想过背弃姑丈,还请姑丈明鉴。」

    丁仪跪伏在前,将曹昂的苦衷一一道来。

    曹操叹了口气。

    丁氏中箭而亡的消息,其实他已经有耳闻,对曹昂的不得已也已有体谅。

    「子修的难处,吾岂会不知,也是难为他了—」

    曹操一声叹息,将丁仪扶起,尔后面露奇色:「正礼,你为何不留在河北,却冒险前来广陵,还说什麽给吾报喜?」

    丁仪思绪终于被拉回正题,欣然笑道:「仪冒险前来,是受子修所托,告知姑丈,袁绍已向吕布资助粮草,并令袁熙南渡黄河,协助吕布进攻刘备所控诸郡国。」

    「程仲德说了,兖州乃刘备根本,断然不容有失,其闻知吕布死灰复燃,袁绍亲自下场,必会火速回师。」

    「故子修请姑丈万不可灰心,务必再坚持几日,待刘备退兵北归时,便可趁势收复广陵,甚至是北上收取徐州!」

    曹操脸色已是狂喜。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袁绍下场啊!

    天下第一诸侯出手,二袁南北夹击,就问你刘备怎麽挡?

    「正礼你若早来一日,此消息实乃天大喜讯,可惜来晚一步,一切都迟了!」

    身后戏志才却泼了一瓢冷水,抬手指向了前方熊熊燃烧的江都城。

    这一瓢冷水下来,曹操脸上狂喜瞬间被泼了个透心凉。

    江都城已被焚毁,连城墙事先也被他凿穿,就是为了不给刘备留下一砖一瓦,不让刘备在江北有立足之地。

    你把城池烧了,就算你改变了主意,想要继续据守江北,坐等刘备卷铺盖滚蛋,你又拿什麽来守?

    无城可守,张飞大军一到,你这几千残兵拿血肉之躯来挡?

    「正礼啊正礼,你来迟一步,来迟了一步啊~~」

    曹操跌足一声长叹,刚刚燃起的一线希望,就此被掐灭。

    丁仪回头望向化为火海的江都城,恍然省悟,一时哑然。

    此刻的曹操,是后悔到想拍大腿。

    哪怕晚半日点这把火,局面就截然不同了。

    只差半日啊!

    「主公,事已至此,实乃天意也。」

    戏志才一声叹息,劝慰道:「江北不可守,我们只能依原定计划继续收取江东,以待将来伺机渡江北向了。

    曹操只得咽下这苦果,强打起精神,一拍丁仪:「正礼,你回去告诉子修和仲德,叫他们务必挑动袁氏南取兖州。」

    「大耳贼在盱眙与袁术对峙,一时片刻间难以抽身,袁本初联手吕布,理当能拿下充南诸郡国。」

    「尔后子修可利用袁本初对吕布之不信任,令其扶持子修执掌兖州,如此我曹家就能重新在中原占有一席之地。」

    「彼时吾收取江东,挥师北上,子修则统军南下,我父子方有重聚之日也!」

    曹操越说越慷慨激昂,几句话间为曹昂画下了一个大大的画饼。

    丁仪精神随之振奋,慨然一拱手:「姑丈放心,你的话仪赌上性命,也必会为子修带到。」

    「仪相信,子修必不负姑丈所望!」

    当下丁仪便怀揣着使命,返身踏上了北归之路。

    曹操则再无迟疑,只得登上战船,踏上了过江之路。

    「我曹操指长江为誓,总有一日,我会杀回来的,总有一日—」

    望着渐行渐远的北岸,曹操拳头紧握,口中喃喃起誓。

    盱眙城,某密室。

    两位年轻公子,正相对跪坐。

    「公瑾,刘备的这道书信,你怎麽看?」

    孙策将手中帛书,示于了那位俊逸儒雅的年轻人。

    周瑜接过,细细审阅后,嘴角弧度上扬。

    「刘备这是忌惮于伯符你,故而使此二虎竞食之计,想令伯符你去与曹操争夺江东。」

    「如此,袁公路便自损一臂,军中无大将可用,刘备方有速破盱眙之胜算。」

    周瑜冷笑着将帛书扔于案几上,优雅的端起汤茶,浅浅的呷了几口。

    孙策微微点头,冷哼道:「如此看来,刘备放归袁胤,亦是为了借其之口,使一出离间之计。」

    :

    「袁公路大怒之下,拒绝给曹操施以援手,还扬言要攻打江都,曹操必不敢滞留江北,只能渡江攻取江东。」

    「献此计者,我料定是那边哲是也。」

    听得「边哲」之名,周瑜茶碗滞于了唇边,眼眸中微起波澜。

    「说起这边哲,当初那边让为九江太守时,愚弟还曾随家父登门拜会过一次,依稀记得与这边哲有过一面之缘。」

    「只是以我当时印象,此人虽算不上平庸,却也并未显出过人之处,不想他智计竟如此了得。」

    「果然人不可貌相也—」

    周瑜在啧啧慨叹,孙策却无心评价边哲,眉头深锁,脸上阴影渐布。

    取江东为基,成就大业,乃是他既定战略。

    可现在的问题是,却被边哲巧施一计,逼得曹操要跟他虎口夺食。

    以曹操用兵之能,虽在刘备手底下连连吃鳖,对付江东刘繇严白虎这帮臭鱼烂虾,却当是易如反掌。

    若被曹操捷足先登,抢先拿下江东,自己的如意算盘,岂非化为泡影?

    「不行,江东乃我吾囊中之物,岂能为曹操所夺?」

    「我得想方设法,即刻向袁公路索回我孙家部曲,渡江和那曹操争夺江东!」

    孙策一拍案几,神情语气斩钉截铁。

    「伯符言之有理,曹操渡江在即,江东形势瞬息万变,你确实不能再拖下去了。」

    周瑜深以为然,却忽尔反问道:「只是袁公路先前已几次三番推脱敷衍,不肯归还令尊留下之部曲,现下还要靠伯符你对付刘备,又怎会调你去攻去江东?」

    孙策沉默,拳头渐渐握紧,脸上却是一副束手无策的恼火。

    「伯符,吾倒有一计,或可鱼入大海,鸟上青天!」

    周瑜嘴角上扬,眼中掠过一抹诡秘。

    孙策眼眸一亮,忙问周瑜有何良策。

    周瑜凑上近前,压低声音道:「愚弟曾听闻,文台先公当年讨董攻入洛阳时,曾拾得传国玉玺,想来此宝物当已留给了伯符吧。」

    「袁公路骄奢狂妄,野心勃勃,愚弟料他对汉廷定然已有僭越不臣之心。」

    「伯符若将传国玉玺献于袁公路,以换取其归还你孙家部曲,准伯符你去收取江东,愚弟料袁公路定是欣然应允。」

    孙策身形一震,眼神陡然如醍醐灌顶般。

    「公瑾不提,吾倒忘了,我手中还有传国玉玺,此乃袁公路日思夜想之物也!」

    孙策腾的跳了起来,兴奋搓起了拳头。

    周瑜话锋一转,却又叹道:「只是这传国玉玺,寓含天命之意,如此宝物就此献出的话—」

    「什麽天命天意,吾从来不信!」

    孙策却不屑一顾,脸上燃起傲色:「若得此物便有天命,大汉朝又岂会被董贼所乱,落得今日这般群雄四起,分崩离析的局面?」

    「若得传国玉玺便有天命,先父一世英雄,又怎会亡于黄祖流矢之手?」

    「吾从不信什麽天命,我只信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只信我手中之剑!」

    寒光闪现,孙策拔剑出鞘,紧紧握在了手中。

    周瑜似乎就等他这番话,当即起身,拱手道:「天命无常,事在人为,伯符之志,与瑜不谋而合也。」

    「既如此,事不宜迟,还请伯符速速行事,以免为曹操捷足先登才是!」

    「兄可先往江东,愚弟当伺机脱身,往助兄成就大业!」

    两人彼此对视,哈哈大笑起来。

    #m

    兴平二年初。

    曹操以三千兵马,突然渡江南下,于丹徒登陆江东。

    汉扬州刺史刘繇闻讯,急遣兵马于曲阿北上,两军遂于丹徒一线交锋。

    当月,孙策以传国玉玺进献袁术,换回其父孙坚所谓两千部曲,及程普,黄盖,韩当等诸将。

    孙策以追击曹操,并为袁术开拓江东为名,得到袁术准许,遂率两千部曲南下,自历阳渡江,于牛渚登陆江东。

    0

    盱眙,刘营。

    「曹操已登陆江东,正于丹徒一线与刘繇交锋。」

    「孙策也于历阳登陆牛渚,正向东进逼秣陵。」

    「曹操和孙策这对虎狼,在江东争个你死我活是在所难免了,玄龄军师二虎竞食之计成也!」

    中军大帐内,陈登扬起手中情报,敬佩的目光望向边哲。

    帐中一片振奋。

    刘备满腹好奇,不禁问道:「玄龄,这孙策到底是用了什麽手段,竟能换取袁术准归还其部曲,还放他南取江东?」

    边哲一笑,不紧不慢给出四个字:「传国玉玺。」

    刘备先是一怔,旋即豁然明悟。

    以袁术的财大气粗,用几千兵马来换取这般无价之宝,这世上恐怕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了吧。

    「可惜袁术目光短浅,以为传国玉玺在手,自己便真就天命在身,却看不出孙策的价值,远胜那一块石头。」

    边哲冷笑一声,遂道:「今曹操孙策皆已被踢走,袁术羽翼已被咱们剪断,接下来就是击破袁术,拿下盱眙,尽快回师兖州了。」

    陈登深以为然,点头道:「云长将军有报,吕布得袁绍钱粮支持,已缓解乏粮之危,现下已自濮阳南下,欲攻我鄄县。」

    「东郡袁熙也已渡河进占东阿,正沿瓠子河南下,向我范县逼近。」

    「看这形势,他们是想两路合击我鄄县,逼迫我们退回济水以南,让出兖北诸县。」

    「兖州形势吃紧,我们确当速破袁术,拿下盱眙,尽早抽身北归才是。」

    刘备脸上笑容渐收,沉眉道:「玄龄元龙言之有理,盱眙之战不可再拖下去,需当速破袁术才是。」

    「只是孙策虽已踢走,袁术目下却依旧摆出要守城不战的架势,依玄龄元龙之见,吾当如何速破之?」

    话未方落。

    边哲却早已胸有成算,目光一瞥陈登:「袁胤这一道饵已抛出,主公便再撒一把大饵,以元龙诈降袁术,引蛇出洞,一举破之!」

    >